【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雷海宗的“两个周期”说 Re: 古今中外,历史的足迹都有相似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31 19:51:34 2006), 站内
:
: 首先,北朝的高门士族据其文化和社会威信上的优越性,往往自认为在某种意义上
: 是高于当时的国家政权的。齐继承了关东北魏迁洛以来的形成汉文化地域和集团。
: 由于六镇起义后镇兵的大批南下,与中原的汉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利益冲突和对立
: ,由此出现了北魏末的一轮反汉人、反汉文化的狂潮,这给齐政权带来的困难要较
: 关中一隅的周大得多。高欢主要依靠个人权威将麾下的汉人和六镇军人集中起来,
: 在经济上相应的暂时采取了兵民分离的措施。
:
: 胡汉兵民分离的措施本身未必有歧视汉人的性质。高欢死后,高洋建立政权后就开
: 始了一系列改革,如兵民合一、,但是高洋死后齐皇室的内讧延缓了各项改革的进
: 程。
自高洋懈怠以来北齐上层忙于内斗,制度方面建设无建树是个事实,自己没搞好也就
没什么可以辩解的了。
:
: 北朝第一等的士族基本都在关东,关中的韦、杜以及河东裴、柳、薛在社会影响和
: 威望上远不能与崔卢郑李相比,所以他们也较易放弃自己的文化特性而融入宇文泰
: 所创建的关陇集团。北齐的士族与政权虽没有这样紧密结合,但也存在着合作关系
: 。比如杨愔执政时期号称"主昏于上,政清于下",反映的就是这种关系。实际上齐
: 的政治特别是在邺,比周有更浓的文治色彩。士族群体对齐的认同度也比周要高,
: 颜之推就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
: 周的制度要比齐更野蛮,特别是在周武帝亲政前,这与军队的战斗力是没有直接关
: 系的。史书上所渲染的高齐的皇室故事,只是历史的一个侧面而已。
斛律光专以严刑酷法治军,由此维持北齐军的战斗力,我并不认为北齐和北周在军中
的风气存在质的差别。北周的制度野蛮,我看应该叫“质朴”或“返古”更恰当一些。
因为这个政权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当危机过去后,周隋就开始逐渐改革这种
制度,北齐早在高洋时代就有改革的机会,但统治者的表现很令人失望。
也许北周是因为存在外部危机而团结汉人,北齐则是缺乏危机而疏远汉人,但从结果
上看,北周的民族融合比北齐做的好。
:
: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北周苏绰六策中的“唯才是举”原则以及府兵制,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比较大的创举。
: : 北齐我看不出有什么突出的制度创新。
: : 北周统一是因为野蛮?至少北齐直到灭亡军队的战斗力都不比北周军差,所以也无法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1.0.12.*]
--
FROM 61.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