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其实也就是个皇帝要从大臣手里把权力抢回来的问题。
汉文帝和后来的汉宣帝有点类似,都是登基的时候基本上自己的权力很小,甚至有点能登基都是天上一个馅饼砸到了身上的感觉。但是两个人都是比较有能力的,所以登位以后肯定要慢慢地把权力夺回来。
但是汉宣帝的情形和汉文帝差别比较大,首先当时的首辅霍光的地位是由汉武帝定的,具有合法性,而且经过昭帝的时候桑弘羊叛乱事件之后,霍光在大臣中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而汉宣帝来自民间,基本上除了武帝嫡长重孙的身份外什么实力都没有,所以他只有忍,等霍光挂了之后才把权力拿回来;
但是汉文帝则有所不同,毕竟他的实力虽然不强,但是毕竟是从代王走上来的,手里毕竟还是有自己的一套人马的,所以他就会想早点夺权,那么自然就要找人开刀,找来找去,这个周勃是最合适的了:第一、周勃当时位最高,如果能摆平周勃,对其余的那些人自然是非常好的震慑作用;第二、周勃相对来说比较好对付,因为周勃计谋不行;第三、当时周勃比较狂,容易在他身上找茬...这三点一综合,对文帝来说,周勃简直就是当“傻冒”的最佳人选了,所以当然从他身上开刀;相比之下,如果汉文帝要先动陈平这样老奸巨猾的,那难度就非常大了...
btw:虽然一直有“安汉者勃”的说法,但我觉得在高祖快挂到绊倒吕氏这段时间内,如果没有陈平的那些计策,周勃不仅不可能后来功劳列为第一,甚至挂了都有可能,比如他那是要是听高祖的命令直接把樊哙解决了,可能吕氏一上台就立马会修理他。这些计谋,周勃这个粗人是肯定想不到这么深远的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绛侯系狱的真正原因
: 关键词: 西汉 吕氏 周勃 绛侯系狱
: 治史年久, 对读史须力透纸背感悟良多。史籍所述若悖于常理, 则往往内含隐情, 深入钻研, 必有新的发现。按传统说法, 周勃是安刘氏天下且于汉文帝有拥立之功的大功臣, 但何以转瞬功夫, 就立即出现“绛侯系狱”这样的事? 须知汉文帝是历史上知名的贤明之君, 恐不能简单
: ...................
--
修改:kqxqx FROM 59.66.116.*
FROM 59.6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