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警方走访收集居民的基础信息,在一间破旧的拆迁房里,发现了一名流浪汉。
图:警方找到姚远
身上套着破旧的衣服,脏兮兮的头发已经达到了肩部,因为民警的突然到访,这位流浪汉显得格外慌乱。
“你叫什么名字?”
“你的身份证呢?”
“还有家人么?”
对于民警的问题他一个也回答不上来,无奈民警只能把他带回派出所进行信息比对。
结果发现这位流浪汉,竟然是一名消失12年的失踪人口,而他的真实身份更让人惊讶。
他叫做姚远,是1990年湖北省的理科状元,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
为何昔日的高材生,却沦落到在街头流浪呢?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天之骄子
1971年姚远出生在湖北的一个普通农家里,生活条件一般,但是姚远从小就是父母的骄傲。
从小学到高中,姚远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老师们的“重点培养对象”,同学们羡慕的对象,父母眼中的骄傲。
围绕在姚远身边的几乎都是夸赞的声音,因为这个孩子太优秀了,久而之,姚远自身也产生了一种优越感。
1990年,姚远以湖北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
这个好消息瞬间传遍了村头村尾,那个年代村里能出个大学生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一下子还是个状元,姚远成了全村的骄傲。
姚远的父母也非常高兴,在村里大摆筵席,庆祝儿子高考成功。
临近开学,姚远带着行李到北京理工大学报到,在北理工的校门前,姚远望着向往的学府,以后他的人生,就要从这里开始新的篇章了。
然而已进入大学,姚远就发现自己从小的优越感正在慢慢消失,因为在这里优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北京不是湖北的小镇,能来这里上大学的学生,哪一个不是成绩优异呢?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姚远心里有种深深地受挫感,于是姚远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了,每天埋头苦学,成绩依然保持在数一数二。
姚远再次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他的内心也得到了满足。
转眼间,4年的大学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姚远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的一家科研单位录取。
在大部分毕业生还在迷茫的时候,姚远刚毕业就找到了工作,国企,还是铁饭碗,姚远再一次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人生赢家。
“以后飞黄腾达了,可别忘了大家啊!”姚远和同学们告别校园,走进了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
工作频繁受挫
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姚远,又遇到了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同样的心境,周围优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家都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谁会关心你之前有多么优秀呢,现在,要用自己的工作成绩来说话。
刚步入社会,姚远就是一窍不懂的小白,每天忙忙碌碌地工作,姚远的优越感一点点被磨平。
在这家单位姚远工作了九年,其实在老家,姚远现在的成绩仍是非常令人骄傲的,父母对他的期盼,就是好好地工作,然后再成个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了。
姚远却在这9年中渐渐迷茫了,不仅那种被众星捧月的感觉慢慢消失,他还感觉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遥远了。
尤其是当年不如自己的那些同学,如今却混得都比自己好,他们有的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有的成为了公司高管,而自己却还是研究所的一个小职员。
姚远心里慢慢产生了一种不平衡感,自己到底差在哪里呢?怎么别人混得都比他好呢?
姚远决定搏一把,都说上海机会多,那自己何不去上海拼一拼呢?
他毅然辞掉了在北京稳定的工作,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去上海的寻梦之路。
高校毕业,9年的工作经历,这是姚远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然而让姚远没想到的是,上海比他优秀的人更多。
他名校毕业,而上海研究生毕业、海归一抓一大把,他有9年的工作经历,别人的工作履历也不差。
姚远以为自己能在这里有展现自己的机会,然而现实又狠狠浇了他一头冷水。
无奈之下,姚远只能先将就的找份工作,然后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在上海的那几年里,姚远频繁地跳槽,浑浑噩噩的生活和工作,依然没有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2008年,姚远又从上一家公司辞职,这份工作不是他理想的工作,姚远准备再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然而就是在这一年,金融风暴突然来袭,许多大公司纷纷忙着裁员,而小公司在这个时候,更不敢随便招人了。
而姚远呢,他觉得合适的公司人家不招人,愿意招人的公司他还看不上,姚远不愿意将就。
在面试最后一家公司的时候,原本老板很欣赏他的学历和工作能力,可是看到他在最近的几年里,频繁地跳槽,公司老板也害怕留不住人,于是便拒绝了姚远。
没想到这次求职失败,成了压死姚远的最后一根稻草,姚远不想再找工作,每天浑浑噩噩地过着。
姚远仿佛生活没有了目标,每天游荡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看着忙忙碌碌的人们,这么大的城市,怎么就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呢。
没有了收入,姚远身上的积蓄也慢慢花光了,他该何去何从呢?
昔日学霸流落街头
当姚远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
论年纪姚远也就40多岁,但是现在他看上去却如同60多岁的老头。
而且神志不清,根部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
原来当年在上海找不到工作的姚远,花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没有再找工作,房租到期了,他只能搬出来。
最后干脆住到了天桥下面,没钱买吃的,就去垃圾桶翻一翻,找一些残羹剩饭。
最后姚远干脆跟家里断了联系,彻彻底底地成了上海街头的一名流浪汉。
而姚远的家人跟他失去了联系后,开始着急了起来,按理说这么大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消失了呢?
夫妻俩从老家赶到上海,找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问遍了跟姚远可能有联系的人,却仍然联系不上自己的儿子。
老两口只能选择报警,然而警察也没有姚远的线索,无奈他们只能回到老家,一边种地,一边等待姚远的消息。
每年他们都会在农闲的时候,再次来到上海,希望能看到儿子的身影,这一找就是12年。
而姚远也在这12年里,彻底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曾经的生活,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有父母,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谁也没想到曾经那个令人骄傲的状元郎,却沦落成了流浪街头的流浪汉。
2020年上海民警找到姚远后,立刻调出失踪人口的信息进行对比,终于找到了在12年前,姚远的父母在寻找姚远的时候,留下的信息。
信息上显示,姚远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失踪的那年已经37岁了。为了确定是不是真的,上海警方与姚远的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姚远可能找到了,希望他们能来上海一趟。
得知这个消息的遥远父母非常激动,又有些不敢相信,毕竟已经12年没有姚远的消息了。
老两口马不停蹄地从湖北赶到了上海,此时的姚远虽然邋里邋遢,但他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儿子。
他们看着姚远现在的模样,心疼地痛哭起来,而姚远迷茫的眼神,在看到这两位老人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丝光亮。
他想起了自己是谁,也想起了面前的两位老人是谁,自从找到就没有反应的姚远,这时也突然哭了起来。
而作为父母的,不管自己的儿子变成什么样,在他们眼中都是孩子,姚远的父母感谢了当地的民警,带着姚远清理干净,剪短了头发,换上了新的衣服,带着他回了老家。
2021年6月,有记者去湖北专门探望姚远的近况,现在的姚远精神状况已经好了许多,可以正常地进行交流。
在与姚远的谈话中,记者能感受到,作为学霸应该有的那种表达能力,虽然现在的姚远已经50岁了,但他表示,再过一段时间,自己会在老家找一份工作,好好孝敬父母。
小时候,姚远一直都是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青少年时,姚远也是同龄人学习的对象。
直到步入了社会,骄傲惯了的姚远才发现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尊心一点点被消磨。
工作的压力,加上与周围人的比较,让姚远跟自己钻起了牛角尖。
学习、工作、生活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烦恼,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是努力地活着,过好普通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呢!年过半百的姚远,终于学会了与这个世界和解。
--
FROM 36.1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