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ography 讨论区 】
发信人: PlayerUnkwn (’s Battlegrounds),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湖南的“算盘”是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12 00:12:57 2020), 站内
一个月前,《求是》杂志刊发重磅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
很快,就有多个中西部省份积极响应,释放出区域格局调整的重要信号,最近一个是湖
南——
12月2日,湖南着眼“十四五”提出: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建设岳
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这被认为是湖南关于“省域副中心”的首次官方定调。 其中,长株潭的核心地位无可争
议,而“两副”为什么是岳阳、衡阳?
首提“副中心”
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最有发言权的正是洞庭湖对面的湖北。
早在2001年,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就曾提出,由于湖北人多地广、地域上东窄西
宽,而省会武汉又偏于鄂东,客观上需要在鄂西确立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
武汉的“二传手”。
2003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将武汉定位为“省域中心城市”,将
襄阳、宜昌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历经10余年发展,2019年,襄阳、宜昌两地经济实力已经分别位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
二、第三位,省域副中心的建设成果不言而喻。
继湖北之后,又有江西九江、赣州,河南洛阳、开封,甘肃酒泉、嘉峪关等诸多中西部
城市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担起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
与这种“多中心”的平衡式区域布局不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南走的都是集全
省之力优先发展省会的“一核(长株潭)”路径。
△ 长株潭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规院上海分院
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如果对比历年数据会发现,其似乎正经历增长乏力困境。从经
济份额上看,近两年长株潭GDP占全省比例连续下跌,在省内经济份额已跌至十年前的水
平。
与此同时,湖南省面积达21.1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浙两省面积总和,常住人口接近7
000万。且和武汉一样,湖南省会长沙也地处省内偏东方位,甚至比武汉更靠近省界,代
管市浏阳直接与江西相接。
这就势必导致广大的湘西、湘南地区无法接受“一核”的辐射带动,从而出现省内城市
强弱的断层:
今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内“老二”岳阳与“老大”长沙的GDP差距高达近6000亿,而
同等体量的山东、福建、河南这一差距分别为1492亿、713亿、4727亿。
从经济前三强城市占全省GDP比重来看,湖南的差距仍然明显——湖南三城占比47.
48%,远低于福建的60.55%、湖北的54.62%等。
数据来源:地方统计局
就在上周,12月2日,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
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湖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包括“经济结构质量不优”“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也是在这次全会上,湖南首次提出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其中“两
副”即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南一北
在省内,包括岳阳、常德、衡阳、邵阳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曾喊出要打造省域副中心的
口号。
这其中,岳阳地处湘、鄂、赣三省结合部,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京广经济带的交汇点,是
湖南唯一的沿江口岸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早在2015年,湖南明确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形成竞相发
展新格局。“一核”是长株潭,“三极”则分别指向岳阳、郴州和怀化。
△ 湖南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框架图 图片来源:中规设计
紧接着2016年,在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继续做大做强洛阳、宜昌、芜湖、赣州、岳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
这当中,除岳阳以外的其他4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已升格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因此,占
据天时地利的岳阳成功“上位”,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不同于岳阳,在过去五年湖南的区域发展布局中,几乎没有衡阳的身影。
不只是“十三五”,这座曾经在“绿皮车时代”统管七省铁路的老牌工业基地,在区域
经济版图中已被“冷落”多年。
此番被纳入“十四五”湖南区域经济格局的“两副”之一,有人评价称:这是时隔半个
世纪后,衡阳重回湖南“核心”。
客观来看,衡阳具备成为省域副中心的先天条件:
首先,衡阳地处湖南中部偏南,“居南北要冲,扼两广咽喉”,不仅可以和长沙形
成一南一北的双引擎格局,在融入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战略
布局中也有着明显优势。
作为湖南省南部枢纽城市,衡阳已基本建成“铁公水空”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其
中,铁路运输能力稳居湖南第二,南岳机场通航城市达28个,旅客吞吐量突破110.29万
人次。
到2019年末,衡阳常住人口730.06万人,占湖南全省常住人口比重超过十分之一,是仅
次于长沙的人口第二大市。其周边的邵阳、永州也都人口大市,衡阳都市圈的潜在人口
超过2000万,与长株潭不相上下。
湖南的“算盘”
尽管尘埃落地,但在网络上,关于两地能否担此重任的质疑并未消减。
秦尊文指出,作为省域副中心,需要接受和传递中心城市的辐射,并扩大这种辐射,弥
补中心城市鞭长莫及的缺憾。而要放大辐射,就必须使自己也成为一个辐射源,创造能
量,否则只会使辐射衰减。
但目前,从整体实力来看,与省内“老三”常德相比,衡阳常住人口多出近150万人,G
DP却还少了250亿左右,人均GDP(46379元)更是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7540元)。
不少人认为,相比之下,常德经济体量不弱,且周边有张家界、怀化、益阳等湖南经济
发展的“软肋”,更适合成为副中心。
当然,选定副中心城市,并不是只看经济总量多少,还要看其他因素,比如,在空间上
离主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就是附加条件之一。
据此,有人提出岳阳市中心距离长沙刚过150公里,且周边只有长沙、益阳。而益阳离长
沙更近,更乐意接受长沙的辐射带动,直言“夹在武汉和长沙之间,岳阳能带动谁?”
事实上,依据区域竞合理论,即使是处于竞争状态的不同区域,只要存在“部分利益一
致性”,也可通过协调、合作与分工产生溢出收益,实现正和博弈。
在湖南最新确定的“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中,对“两副”——岳阳和衡阳
的定位表述截然不同:支持岳阳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支持衡阳建设现代产
业强市。
作为武汉与长沙之间的过渡带,岳阳是沿江发展轴与京广发展轴的地理集聚处和岳阳-九
江-咸宁、荆州-岳阳-益阳-常德等毗邻城市组团发展的几何交会点。
湖南要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以长岳协同发展为抓手,来推动长沙从内河城市
向沿江城市转变、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从而构建以长沙为龙头的流域枢纽型经济体
系。
衡阳作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华菱管线、冶金都属于传统的重化工业。而长株潭
的工程机械、电子工业发达,长沙拥有中部最大的航空港,服务业配套齐全。
如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专家王义高所言,“像湖南这样的
中部人口大省,就业压力也是很大的。有稳定的重化工业和服务业配套,能稳定接近70
%的工业和就业市场。”
--
FROM 113.1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