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到这个还有8个月就到期的专利,以及这十几年来父子联手挑战几个国际巨头的过程,不由得向您及老爷子致以深深滴敬意。
曾无数次滴感叹如果中国多几位像您家老爷子这样的独立发明人该多好。
但是关于专利本身,相信您已经找过不止一位律师咨询过了,其中相信有部分靠谱律师,为什么没有靠谱律师真的愿意进行风险代理,这说明什么?这种赢了就可以一战成名的案子,但凡有一点希望,也会有无数IP律师前仆后继。
我相信您这个技术确实有实质性的创新,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经历那么多次无效依然屹立不倒,以至于上述被告直接放弃提无效,也许也确实无从下口,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确实对不上,不需要硬去提无效。
既然想法属实是新创的,也许当年找个靠谱的代理人,就能更接近于缔造神话?可惜没有如果。
杖朝之年,也应该放下这些了。但大卫与歌利亚之战,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后人称道!
【 在 q0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案子刚开过庭,上一次还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回忆一下这些年的经历吧。
: 大约是二十年前,那时候周围的环境经常在鼓励大家撰写专利,也听到了很多IT业界的案例,依靠知识产权起步的一些知名公司,像是Microsoft,Netscape,Apple那些。自己研究集成电路设计,感觉现有的EDA工具实在是不好用,就提交了专利,以及开发了相应工具。周边的朋友也觉得挺好用,但毕竟从事这个的人也不是特别多。拿到授权大概用了3年。在一次机会中,与业内顶尖的美国A公司的一位研发总监(当时他在国内访问)面对面的交谈了该项技术和工具,后面也没了下文。多年后,发现该公司的产品中增加了一个子产品,认为正是我们讨论过的技术。另外该公司也被你知道的另一家美国芯片行业大公司I所收购。
: 漫长的交涉,以及求助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效果就不说了,最后还是要去法院。最初的起诉至今也3年了,一审还没完。被告请了两家著名律所,这样互相陪伴着,走过了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法律流程。无数个夜晚和假期都在研读各种法律知识。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都要去公证。比如被告是否有在中国销售,尽管你见过那么多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但是这种EDA工具,往往价格昂贵,都是大公司购买,而你又几乎不可能找到一家,愿意把购买合同、发票拿出来作为证据。
: 这次的开庭,被告的律师,又突击提交了几十页的材料,开庭时间也不长。庭后整理并反馈了书面意见。但主审的意思是按庭上意见,不再接受新的。作为一个技术研发人员,觉得产品、技术都是不断讨论的,双方根据对方意见推演,应该是很正常的。
: 总的来看,专利这条路,正常流程,3年拿到授权,诉讼5年(一般对方都会提管辖),另外,还很可能会去发起N次无效(每次大约1年)。这其中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都可能让之前的所有投入失去意义。经历过这些,即使走到最后胜利了,执行起来也还难说,很难证明他卖了多少,盈利多少。
: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
: --
--
FROM 114.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