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hiningway (平凡的世界)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阿,以前的乐器教学,业余和专业琴童中间有明显的界限,算是中间有道沟壑
: 这也是多方面原因,普通高考是绝大多数人走的路,而专业琴童是不可能回到普通高考的通道上。一旦选择专业琴童,那砸钱、父母陪读,都是全力以赴的。普通高考的孩子,一般也不会投入很多在业余学琴上,很多小学六年级就停了
: 最近几年,情况有变,有不少家长即便不打算孩子走专业琴童的路,也会一开始就选择比较专业的老师学琴,也舍得投入,所以就出现了介于业余与普通琴童之间的样本
: 我们遇到的有几个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学,启蒙阶段就直接找到央院老师,但也没说就要考附小附中,我其实觉得还挺惊讶的
: 入门的话,我们是一个特别业余的老师,但入门很快,老师要求不高啊,经常表扬阿。但专业老师的学生,入门就要求很高,有些孩子可能会比较有畏难情绪,不好评价是好还是不好
: 我想,随着大家手上不差那些学费的时候,这种介于专业与业余的孩子会慢慢增多,而这样的孩子未来会如何,还需要时间去看
前面大M说的没错,即使是这种介于专业与业余的孩子,要达到比如从前T大特招生的水平,
一万小时是跑不掉的。不过我认为您的老师作为正牌央院,既然郑重提出练全套帕格尼尼,
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一定有他的道理,相比之下我们这里所有人的意见,都没什么
意义。一门乐器中成为登堂入室的技术门槛的那套曲目,不是几个大师吹出来的,而是经过
很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的共识,在钢琴,登堂入室的技术门槛就是肖邦24练习曲,在小提琴
就是帕格尼尼24随想曲,你练过,就是专业;没练过,永远是业余。当然是不是要上全套,
那要取决于肯不肯砸这么多时间练琴。据我所知,至少在钢琴方面,国内有些欧美留学回来
的年青一代老师,不再沿用老套的拜汤车哈体系,而是对于一些天赋突出的学生,很早就给
难度很高的曲目,而达到技术门槛需要的总时长大大缩减,十二三岁就开始死磕肖邦练习曲
绝非个案,而且从效果看,相当成功。abada老师那样的奇人虽然不是在国外学的,给自己
的钢琴学生的要求也是直接上贝多芬奏鸣曲,上巴赫,一条一条分析过去,车尔尼全部跳空
不练。即使是老一代,也有不断更新自我知识体系玩得出神入化的,我就在现场听过凌远
老太太带的一个每天只练两小时琴的六七岁小女孩,贝多芬变奏曲听得我当场就想出去
跳楼。当然弦乐比钢琴难十倍,是不是有人有类似的本事我不知道,但是您应该咨询的是
专家的意见,这里这么多人吹的天花乱坠,统统没用,什么乐器不用请老师可以看看视频
自学的,什么音乐理论每天半个小时到高中就能学出来的,我作为一个民科学了很多数学
物理,如果您相信中学生每天自学半个小时数学物理高中毕业就能整明白广义相对论,也
可以相信这些东西。。。
--
修改:Jacqueline FROM 122.96.45.*
FROM 122.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