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去年,本人还是在英国看的天空电视台的转播,在此还是先说明一下。
——————————————————————————————
小将萨内蒂
有一些人,他们的年龄让人感觉疑惑,拜仁方面的是罗本——那是因为他年轻时的大病和手术;而国米方面就是队长——萨内蒂。
据说,萨内蒂家有一堵墙,他每活一岁就用黑条画上一道,然后再活一岁就再用蓝条画上一道。而当他加盟了国际米兰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在那道墙上划过任何一笔。
他停止了变老。
您瞧,作为23岁的小将,他已经在蓝黑军团效力了15年之久,而现在终于又获得了欧洲冠军。
不容易不是吗。
曾哥米利托
米利托快31的人了。
一些人在他与莫塔转会加盟国米之时对此表示了怀疑——毕竟以此为代价离去的是克雷斯波和半个阿夸弗雷斯卡。
而更多人在伊布换埃托奥时选择了怀疑——毕竟伊布前些年是国米进攻的唯一支点,而埃托奥的到来或许就要彻底颠覆这个体系。
事实证明就是,虽然埃托奥打的位置使他的数据显著地下降了,但是国米的进攻反而更加有生气,也更加有效。
那就是因为米利托的到来,这个从后场到前场无处不在的支点,这个几乎总是习惯背身接长传然后摆给队友的人。
在一场比赛里,很少有人能看到他转过身去面向球门。
不是他懒于这么做。
而是每当这一幕发生的时候,你所能听到的将只是他的怒号,和对方门将的哀叹。
在2009年前知道迭戈-米利托的人大有人在,在2009前关注迭戈 -米利托的人就少了许多。
在 2009年前能够预言他会“带领“一支球队获得三冠王的人,又有几个?
在2009年之前,提到迭戈-米利托,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厮很低调很有潜力的呀;第二印象,啊,当年萨拉戈萨虐皇马,就是他。
而当第一次把他的脸庞和这个名字牢牢地对应在一起,或许就得是他真正加盟国际米兰之后,那鸟巢一役。
当时快乐女声红遍中国,当时“曾哥真英雄,铁血史泰龙”的故事正在神州大地流传。
而后对着米利托的照片端详了许久许久,突然地我(和许多别的国米拥趸)就有了这么一个印象——
这不曾哥吗?
我不知道这两者有没有因果关系,反正当米利托正式被拜成“哥”的时候,他的职业生涯也就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是否是他个人的顶峰?我不敢说。
他是我们的神。而神的事是我等凡人能揣摩出来的吗?
就比如说,当神凭空降生的时候,他就决定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让自己拥有曾哥的容貌。
甚至为了让世人清楚地知道神和非神之间的差别,他让弟弟和自己长得都完全两样。
拜仁的困惑
说说拜仁吧。
面对拜仁下半场一球落后之时没有能打出他们狂攻的作风,其实隐隐有那么几分失望。
又或许本人拥有的更多的情怀还是那——长舒了一口气吧。
看到克洛泽在热身,我就对友人说,克洛泽会上来替下阿尔滕托普。
猜对了过程,却没有实打实地猜对了这次换人之后的结果和影响。
因为这次换人的影响就是没有影响。
到了比赛的后半段,当国米的胜利已经几乎不可避免的时候,端坐沙发上暗自纠结了半场的我终于敢放声说话了。
拜仁没有打出对紫百合和曼联那样的狂攻,或许是因为国米全队的防守意识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国米的所谓433(或者更严格意义上的4231,因为斯内德非常靠前)从左路来说齐沃状态并非最佳,稍偏软;但是防别人绰绰有余,而假如是罗本带球,那么坎比亚索就会上前协防 ——尤其防他横带射门。
而右路麦孔本就是世界顶级,而萨缪尔-我真的好想踢中锋啊-埃托奥的作用就是从后场到前场的一条龙。
记得早年玩FIFA的时候,02的时候可能算是一个战术上的问题吧——如果你选343之类有边锋的阵型,然后稍微设置一下,就会出现边锋box-to- box,然后常有回到本方底线帮助边后卫防对方下底的现象出现。
当时我每次玩都每次笑,哪有前锋这么防守的啊?
现在我不笑了,因为埃托奥就是这么做的。
(这样想来,替曼联还是感到几分惋惜。1/4决赛第二回合,下半场被拜仁轮番轰炸,攻得喘不过气来,最后才导致了失球。
不说曼联和国米的中后场配置和国米甘于把球权让给你的打法和区别,有时想起来——要是曼联当时有一个健康的鲁尼,就比如昨天的米利托一般,再有一个斯内德一样的“10号球员”就专心地做着接传转,拜仁远不会拥有那场比赛那么强大的攻势,也就不会走到那么远。)
哦,忘了提的还有国米的中后卫组合。记得06年意大利夺冠的时候,有人对卡纳瓦罗得到的那么高的评价觉得疑惑;便有人剪辑了一段意大利后防线——尤其是两名中卫每场比赛如何处理威胁球的。
曾经有前人归纳过中后卫组合的防守特点和分工的要诀——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呃,后两句掐了别播。)
两个卡纳瓦罗的存在就是给高中锋玩扣篮表演,两个马特拉齐的组合自己都能打起来。所以一个身体硬朗意志坚强、一个动作到位视野开阔,两个人才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而从这个赛季的几场关键战役来看,国米——这支风格最意大利但是却没有一个意大利主力的球队——的两名中卫萨穆埃尔和卢西奥就隐隐然有这么点味道了。
决赛面对对方一堆在机场入境卡上职业一栏填“准国家队前锋”的家伙,这对跨国组合除了有过一两次跑位稍有些重之外没有让人指摘的地方。而纵使他们全场比赛都在那儿瞎混,身后还有塞萨尔呢。
啥,你说塞萨尔本赛季的状态不是很好?
这样还不算状态好,那你的“状态好”是什么样的?
一边看小说一边守门?
魔力魔力鸟
对于穆里尼奥,我其实和许多因特里斯提一样,经历的是从惊喜到失望到绝望再到希望再到重新狂喜的过程。
这个赛季球队在欧冠越走越远,狂喜之余我也时常在想——没有必要把一切的进步都归功于他,没有必要把一些并非他本意的转会成功等等全部归功于他。说“气质”也 TMD是扯淡,qi这个词除了在英版Scrabble里面可以拿11分之外还有个什么用。我知道他在心理和士气提高上是个能手;但是我就想知道,他真正带给球队的是什么?
从决赛赛场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对防守意识的看重和阵型的保持等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进攻的传切配合。
我不知道有没有一支球队会在一场比赛里打那么多直传斜插或斜传直插——从后场开始,只要对方有空当,只要对方逼上来,马上回做,然后自己跑开再接传递;而后到了前场又是以米利托为支点以斯内德为核心的放射式X传X插式网络。
就比如第一个球。
这个进球来得是如此的突然,所以进了之后给人的感觉(在激动之后)或许就是一种恍如一梦的感觉。
33分49秒,拜仁断球后试图反击,奥利奇在中线处想硬扛卢西奥未果,麦孔从前场跑回来控制住了球。自己面朝本方球门,身边也无人可传,出于安全的考虑,便把球一个大力回传给到了塞萨尔。
塞萨尔直接一个大脚精准地给到了前场中圈弧向前一些。
米利托站在那个位置。
被对方德米贴住,也是借力将球往侧后方顶,自己一个闪身,走了。
球到了斯内德脚下,球还没传出米利托就已经往对方中路空当插了。
看过一个事后诸葛的分析,说这场比赛斯内德这个经典10号的站位就使得拜仁很不适应:你要用伞哥去专门盯他呢,就会牺牲伞哥的中场拦截能力(是“不管怎么犯规都不会被罚下”能力吧~),造成和小猪的中场脱节,面对国米铺天盖地的后腰们就很难办了——可能会导致将中场的主动拱手相让。
但如果你只是让伞哥从身后这么象征性地追一下斯内德的话,那么对于那个光头精灵来说——你就等于是让“囧囧有神中卫组合”—— 范比滕和德米凯利斯——同时兼顾米利托和斯内德。
这时,米利托拿球,德米自然得贴上去。但斯内德几乎就在米利托身侧,如果你范比滕也贴上去那么万一球转到边路不就完了吗?
所以范比滕就在自己和战线之间留了三步,没有上前。
三步太多了。
三步是吧?斯内德心想。
(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
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
他的传递恰到好处,米利托轻松跑在了本国人德米的身前。你拉他呀!
(背对背默默许下心愿,
看远方的星,是否听得见。)
米利托居然还多停了一步,差一点点就被身后的巴德赶上。
当然,最后他还是潇洒地将球轰进了球网。
他躺倒在地,他握紧双拳,他仰天长啸。
(背对背默默许下心愿,
看远方的星,如果听得见。
它一定实现。)
怀念或忘却
曾经看过一期远古时期的Fantasy Football League,当时《凤凰涅槃》里山寨经典瞬间请来的是一个利物浦老头Eddie Cavanagh。
这人谁啊?我于是Google了一下。原来作为埃弗顿死忠的他在65-66赛季足总杯决赛埃弗顿打谢周三的比赛中——球队两球落后然后扳平之后非常著名地冲入了场内,不仅向自己深爱的队员们表达了谢意,还金蝉脱壳地突破了多名警察的拦截。他就这么一跑成名了。
对于一个太妃拥趸来说,想起66年——第一件事不是英格兰夺得世界杯,而是埃弗顿 3:2逆转夺取足总杯。
2010年,不过多时,世界杯就会来了。
如果你是一个狂热的队迷——比如国米粉——你或许同时是阿根廷球迷;或许是巴西球迷;又或许是个意迷。
世界杯前,无数人的命运千差万别。萨内蒂和坎比都罪恶地没能入选,意大利国家队一个都没要,麦孔塞萨尔卢西奥进巴西队,萨穆埃尔米利托进阿根廷队。
世界杯里,会有人开心,会有人悲戚。
世界杯后,人们记起2010或许就只有世界杯了。忘记了那年的欧洲冠军是谁,那年的决赛是个什么样子。
但是,我们会永远记得。
那一年,国际米兰获得过什么,征服过什么。
又曾经带给过我们多少快乐。
哇哈,第二个球。
在我们那个看球的地儿,几个德国人之前在那儿嚎叫着。
看我穿着一件明显小了一个号的国米9号克雷斯波战袍在曾哥的第一个球之后嚎叫,一口音巨重的仁迷说——赌不,我仁2:1。
行。我说——要拜仁赢了我给你买酒;国米赢呢,你给我买。——一言为定。
69分钟。
靠,去年梅小西的那个球也是69分钟。
69分钟,当时齐沃已经拼尽全力下去休息了。萨队镇守左路。
小将萨内蒂速率和节奏跟不上已经被罗本过掉了。
只是罗本没有办法传——中路两个红衣服的还堆在一起呢,国米就一个三角形搭好了请君入瓮。
高球传到了后点,后卫将将把球顶出。
前点的奥利奇回转身想抽,却给岩石堵枪眼将球弹飞出禁区。
球飞到了中圈弧附近。左后卫巴德斯图贝尔冲到那儿跃起头球往禁区顶没有顶好的结果就是球通过斯内德(此时与巴德同归于尽了)的传递迅速到了埃托奥的脚下。
喀麦隆人眼前一片开阔——那端的是一个心旷神怡。
拜仁此时就仨后卫。
他将球分到左前的米利托。
而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很鬼地插到了腹地——德米腹背受敌,于是他得自己娘家和丈母娘家两头跑。
这是米利托的世界。
迭戈-米利托,1979年6月12日出生。
从竞赛俱乐部队出名,在欧洲的二级联赛中厮混,与弟弟的年少成名相去甚远。在萨拉戈萨虽然进球如麻但是球队降级;在热那亚依然犀利,终于于去年夏天加盟了国际米兰。
范比滕在自己身前。
埃托奥和德米凯利斯在自己身侧。
又或许,这眼前的几个人只是幻影。
马德里,天色渐渐暗下来,灯火却把这舞台照得无比绚烂和闪亮。
球在自己脚下,舞台正对着的都是自己的观众,都是自己的球迷。
“这个球员,完全没有身高、没有速度、没有技术,除了长得像曾哥,简直一无是处。说水货都是高估他的。夸雷斯马那是水货,中看不中用,米利托是看都不中看了。
估计,本赛季联赛进不了5个球的。当然了,那些国米大胜的比赛里,他刷数据进的球是不能算的。具体点,国米赢球达到4个甚至更多的比赛里,进的球不能算。
这样的球员居然能值两千多万欧元,太搞笑了。”
—— 示剑2009:《大胆估计,米利托本赛季联赛进不了5个球》
一步,两步。不紧不慢,球一直在自己的右脚。
向内一切,一个假动作。范比滕重心往左侧一晃。
够了。球靴再次触及皮球的时候,米利托已然完成了加速和变向。
从左边杀出,带了两步,只要再调整回右脚就可以射远角了。
一拨。
一推。
(5月5日,意大利杯决赛。米利托中场右侧接直传,扛住对方的防守,突入禁区右脚抽射破网。球队靠着这个进球重夺意大利杯冠军。
5月16日,意甲最后一轮。接萨内蒂突破后的传球,米利托从左侧突入禁区,右脚低射破网。球队靠着这个进球获得意甲五连冠。
5月22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米利托个人左路带球突破范比滕的防守突入禁区,右脚推射远角破网。球队靠着这个进球获得了阔别了45年的欧洲冠军联赛冠军。)
布特张开双臂,竭尽全力,却仍然无能为力。他回头往身后看了一下,只是确认了皮球的确飞进了球网。
2:0。
——哎,哥们,你要喝什么牌子的酒啊?
过去和未来
在确信基本获胜之后,与友人说——要是卢西奥对老东家能进一个,就完美了啊。
我没有说的是——我之前还很败RP地为卢西奥设计过一个庆祝动作。
拍胸脯,用手指心,然后指月亮。
两手摊开,自此手指月亮,然后指向地下,手中做出波浪状。
连起来就是——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虽然卢西奥没有进球,但是能够看到马特拉齐最后时刻上场。我还是非常欣慰的。
换下米利托,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要是这是个没有世界杯的年份,他是不是能当选欧洲金球?
然后又是马特拉齐的出场。或许他不再是雷打不动的主力,但是他已经成为了球队的领袖,又或者是球队的象征。
有人说,因为球队的打法实在不好看,因此不会有人被今年的国米触动,不用有人因此喜欢上il Biscione。
没错,没错。你可以说你想说的,我也希望球队能够华丽到死,但如果球队能够取得三冠王我才不管他们打得如何。为什么?
因为我们经历过2002年5月5日。我们经历过罗纳尔多雷科巴维耶里他们的从到来到离开,从满心欢喜到失望无边,那许许多多的痛苦,那许许多多的才华横溢的人感动了我们却最后两手空空地离开了我们的视线,由爱生恨,然后又是惋惜。
如果你还要追溯到那以前,那更久的以前,那我们只是听说过的以前,那么 45年的无欧冠,欧冠无彩照,等等等等,没完没了了。
是啊,一群群人来了又去了,现在剩下的就只有那么几个——
永远23岁的萨内蒂;
永远愤青的马特拉齐;
曾经的副队科尔多巴;
老了许许多多的托尔多。
在欧冠决赛场上或者是颁奖的时候看到了他们——他们还好,他们还很开心。所以我也开心了。
他们还在,于是精神还在,于是国际米兰还在。
所以,我们还在。
WMZ
2010
P.S.
我曾经想过很久,当国际米兰赢得欧冠之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我该干什么,我想干什么。
有人说——你应该关上实况,然后睡觉。
昨天,看到米利托的第二个进球,面对那么真实的夺冠前景——难以自持,我眼眶刷一下就湿了。
待到夺冠的一刻,我倒只是跳了起来,做着穆里尼奥的竖一个手指的动作,然后Campione之类的乱叫。
顺便把德国人送的一品嘉士伯几口喝掉。
想了很多很多,却又不知道想了些什么。
让心情平复,通过歌词来表达吧——
Breathe through the heats of our desire,
Thy coolness and Thy balm;
Let sense be dumb, let flesh retire;
Speak through the earthquake, wind, and fire,
O still, small voice of calm!
(O still, small voice of calm!)
--
FROM 113.1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