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硕士毕业生优秀者可录用,解决北京户口)
招聘需求:
一、实习编辑:1人
(一)岗位职责:
在责任编辑的指导下,参与中国科学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门户中国科普博览网(www.kepu.net.cn )内容建设、资源整合、编辑加工、更新维护等工作。
(二)能力要求:
1. 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有探索未知领域奥秘的强烈愿望,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2. 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对基本的科学常识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能够较好地搜索、编辑、整合科学知识资源,形成专题。
4. 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逻辑性强,能准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笔优美。有编校加工经验者优先。
5. 良好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6. 重点大学在读研究生或本科生,专业不限,只要你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欢迎你来尝试,2012届毕业生优先。
7. 每周至少能到岗4天,能至少实习3个月。
8. 责任心强,守时守信,善于沟通和协作。
二、实习记者:1-2人
(一)岗位职责:
配合策划编辑,进行中国科普博览网站专题的策划、采编、运维、辅助制作、更新等。
(二)能力要求:
1. 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有探索未知领域奥秘的强烈愿望,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善于发现社会热点科学问题,探索背后的科学原理。
2. 逻辑性强,有较好选题策划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选题和策划方案的撰写,有专题策划经验最佳。
3. 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对基本的科学常识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能够较好地搜索、编辑、整合科学知识资源。
5.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6. 重点大学在读研究生或本科生,专业不限,只要你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欢迎你来尝试。
7. 每周至少能到岗4天,能至少实习3个月。
8. 责任心强,守时守信,善于沟通和协作。
您将会获得:
1. 超有价值的实习的经历和体验
2. 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 编辑、记者、科普领域的工作经验和锻炼机会
4. 实习证明
5. 一定的实习补贴
6. 2012届硕士以上优秀毕业生有望留单位工作,解决户口。
报名方式:
我们欢迎您加入中科院中国科普博览,如果您想抓住这个机会,展现你的风采,请将简历以附件形式发送到
E-mail:ll@cnic.cn
邮件主题:姓名-学校-学历-专业-毕业时间-可到岗时间
工作地点: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
网址:www.kepu.net.cn
收到简历后,我们会在10日给予回复,根据您报名的情况尽快安排笔试和面试。
关于我们: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www.cnic.cn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科研事业单位, 是中国科学院信息化持续建设、运行与服务的支撑单位,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的运行管理机构,先进网络与高端应用技术的研发基地,国内外先进科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CNIC成立于1995年4月,是在中国科技网(CSTNET)和科学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研支撑服务机构。CNIC拥有七个业务中心,其中包括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科学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ARP运行支持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协同工作环境研究中心和网络科普教育中心。拥有三个支撑部门,其中包括:e-Science应用推进总体组、e-Science呼叫服务中心和期刊编辑部。CNIC以中国科技网的发展、e-Science的环境建设与应用示范、ARP的运行维护和应用支持、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的管理等为支撑服务的主要方向,结合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应用的需要,组织并完成其他重点项目的建设。
网络科普教育中心
网络科普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十一五”院信息化部署,本着“整体规划,集成提升,发挥优势,服务公众”的原则,依托网络中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宣传中科院知识创新,服务科学传播和教育,做好网络环境下的科普(虚拟博物馆建设)和国家数字科技馆(标准及体验馆)两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将网络中心建设成为新型网络科普应用的示范基地、科学院网络科普资源统筹规划、集中存储与集成服务中心,面向科普活动需求,提供多层次特色服务,并最终成为国家级网络科学传播平台。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普博览(
http://www.kepu.net.cn )是中国科学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的门户,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最早启动的科普网站之一,是我国最早提出和建设虚拟博物馆群的网站。在路甬祥、师昌绪、王绶琯、石玉林、陈宜瑜、胡启恒、汪成为、曾庆存等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热心关怀下,在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建设专项持续的大力支持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科技部等部门和北京市相关机构的关注和资助下,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中国科普博览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工作的领航者和国家网络科普工作的重要建设者。它植根于科学院资源和技术的沃土,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勇于进取,不断创新,从最初传播科学知识的虚拟博物馆群发展到实践科学方法的科学实践中心、发展到以资源集成为基础,以"传播、互动、交流、服务"作为建设理念,知识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形式新颖,集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于一体的中科院网络化科学传播门户,成为人与人交互的科学传播平台。
--
修改:mistletoe FROM 114.246.168.*
FROM 114.2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