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少子化+老龄化的困境
江苏是中国经济第二大省、人口第四大省。
虽然作为东部发达地区,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全部晋级百强城市,素来有“十三太保”之称,但人口基本面却难言乐观。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的人口出生率、老龄化率、自然增长率都已向东北看齐,人口离负增长只有一步之遥。
根据2021统计年鉴,2020年,江苏2020年,江苏人口出生率为6.66‰,相比上年下降2.03个千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出生率-死亡率来衡量自然增长率,江苏2020年仅为0.17‰,濒临负增长边缘。
与出生率同样严峻的是老龄化率。
2020年,江苏老龄化率高达16.2%,仅次于辽宁、四川、重庆和上海。
其中,江苏下辖地级市南通的老龄化率高达22.67%,超过一众东北地市,位居全国之首,率先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江苏的少子化的困境,不乏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的因素,这是国际惯例。
这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经济越发达,受教育水平越高,观念就越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就越发达,养儿防老的必要性就越低。
同时,发达地区生育成本过高,因此父母倾向生育更少的孩子,而在既有的孩子身上付出更多的投入。
然而,相比生育意愿,过去生育政策执行力度过严,无疑是核心因素。
江苏是全国最早执行计划生育的省份之一,生育政策相较中西部省份和广东都更为严厉。
位于江苏南通市的如东县,曾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先进模范县,早在1960年代就率先试点实施限制性生育政策。
如今,如东的生育率早已跌破6‰,而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38.91%。
这意味着在如东县,接近40%的人都是老年人。
如东县城的老年人太多了,目光扫视县城商贸街上等客的20来位三轮车夫,你会发现他们全都是灰白头发的老人。若问起年龄,全部都在60岁以上,最大的年龄达72岁。
也许你会觉得,老年人开个三轮车拉点人,赚点小钱丰富一下晚年生活,这没什么。那请你走进某镇的建筑工地,就会明白,这些老人并不是为了丰富业务生活,纯粹是为了谋生。
因为建筑工地上也不乏老人,大的也有70多岁,在这里,50的人已经算是很年轻了。
再往乡镇的公路边上走一走,你会看到,很多工厂大门紧闭,已经倒闭。但依然存活的作坊式工厂里,清一色的还是穿着蓝色工装、满头白发的老人。
乡镇是这样,那农村呢?
很多空房都闲置着,很多田地也荒芜了。但在一些有人劳作的田地里,那些弯着腰、驼着背劳动的,还是老人。
如今我们都在讨论“老龄化”。如东县早在1982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7年。也就是说,现在的如东,如果没有相关措施加以改善,其实可以看作全社会20年后的缩影。
如东县当初比全国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多次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县”,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得最好的一个县。如今,县城里60岁以下的夫妻,基本上都只生了一个孩子。
又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年轻学子外出学习,学成之后也不愿回来。再加上人们寿命的延长,造成了如今老去的如东县。
老龄化程度高的如东县,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借鉴?
我们一直在谈老龄化,很多人并不明白人口老龄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只是觉得,不就是年轻人少了,老年人多了吗?
其实,没那么简单。
①年轻人养老负担加重
当一个家庭中老年人居多时,家里的年轻人养老负担就相当重了。
家住如东县城郊的王银银,说自己家里有各色头发的人,灰的、白的、黑的、黄的。
在这个五世同堂的18口人之家,年轻人只有4个,50岁以上的有13个,还有个4岁的小娃娃。
在这个家里,70多岁的两姐妹伺候90多岁卧病在床的老母亲,50多岁的第三代目前算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十几二十年后,他们也将成为儿女最大的负担。第四代人是8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将来的压力会更大。
②老年人老无所养
为了减轻子女们的养老负担,如东县很多老人即便已经70岁高龄,也在努力工作,被称为“银发打工人”。但这些是尚有自理能力的人,没有自理能力的人又该如何呢?
子女养老压力大,只能靠养老院。但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没能完善。拿如东县来说,15年时该县就推进“9073”养老模式,即90%由家庭照顾,7%由社区服务,3%进养老服务机构。
如东县的养老院,一方面从总体上说,床位远远不够,但现有的养老院里,却还有不少床位。原因何在?
还是因为费用问题。
养老院里的某位洪姓老人说,这里除了有退休工资和儿女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外,一般家庭的老人还真的“消受”不起。
由此可见,不管将来对养老有何打算,最好从现在就开始早做打算。为晚年做准备,宜早不宜晚。
--
FROM 121.2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