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一九四三年所著《中国建筑史》,原名《中国艺术史建筑篇》,一九五五年以油印本印出时改为现名。此书与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均成书于抗日战争末期,是梁思成学术生涯第一季,即中国古代建筑调查研究学术历程的总结之作。
其后,梁思成倾力于战后重建事业,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以培养人才,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规划建设,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倡导“中而新”建筑创作,完成《营造法式》注释。是为梁思成学术生涯之第二季。
《中国建筑史》是一座里程碑,可是梁思成生前只同意将此书稿以油印本的形式印出,作为高等学校交流讲义之用。他在油印本前言称这是一部“古人写的古书”,供批判参考之用。油印本于一九五五年二月在上海第一次印刷,就在此时,风向逆转,《建筑学报》发起了“对以梁思成为首的复古主义建筑理论的批判”,建筑工程部召开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批判“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思想”。有论者指出,梁思成的这部书稿,“多不问社会背景,只讨论各种结构式样,因此并不能说明这些结构式样产生和演变的原因”,“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者,对于建筑‘在社会上、宗教上,乃至政治活动上的历史’是不应丝毫不加以注意的”。
--
FROM 123.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