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眼目—山龙眼科(上):银桦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山龙眼目
山龙眼科
山龙眼科包括80属,约2000余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大部分种类在澳洲和南非,此外在南美洲和东南亚有少数种类,中国原产的有山龙眼属和假山龙眼属2属共21种,分布在南方。
本科植物多为灌木或乔木,稀为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常革质,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通常左右对称,稀为辐射对称,无花瓣;花萼为花瓣状,4基数,具有颜色,花小,但花序明显,有特异化的很特殊的传粉机制;果实为坚果、核果、蒴果或蓇葖果。各品种适应分化的非常严重,因此有时很难通过共性确定其科属,但各属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1.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稀为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或各式分裂;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排成总状、穗状或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有时生于茎上;苞片小,通常早落,有时大,也有花后增大变木质,组成球果状(我国不产),小苞片1-2枚或无,微小;花被片4枚,花蕾时花被管细长,顶部球形、卵球形或椭圆状,开花时分离或花被管一侧开裂或下半部不裂;雄蕊4枚,着生花被片上,花丝短,花药2室,纵裂,药隔常突出;腺体或腺鳞通常4枚,与花被片互生,或连生为各式的花盘,稀无;心皮1枚,子房上位,1室,侧膜胎座、基生胎座或顶生胎座,胚珠1-2颗或多颗,花柱细长,不分裂,顶部增粗,柱头小,顶生或侧生。蓇葖果、坚果、核果或蒴果。种子1-2颗或多颗,有的具翅,胚直,子叶肉质,胚根短,无胚乳。
2.种属分布
约60属,1300种;主产于大洋洲和非洲南部,亚洲和南美洲也有分布。我国有4属(其中2属为引种),24种、2变种,分布于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各省区。
模式属:南非山龙眼属 Protea R. Br.
3.用途
山龙眼科植物在我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较常见,并产优质木材,如调羹树适宜做家具,小果山龙眼、网脉山龙眼等适宜作农具柄,此外,调羹树、深绿山龙眼等的种子可食用;银桦是城镇绿化树种。
本科中有100种以上作为花卉成为国际贸易的商品。大洋洲坚果产大洋洲东北部,种子香甜,为世界著名坚果,中国昆明、西双版纳和广州有栽培。银桦原产大洋洲,常绿,树干笔直,树形美观,尤其在开花季节,万绿丛中衬以橙黄色的花朵,为著名的风景树和行道树,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各城镇均引种,为城市主要绿化树种之一。豆腐果,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其果实中含具生理活性的成分豆腐果苷(C13H16O7),此化合物具有镇静作用,主要用于治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
4.佛塔树属
佛塔树属(学名:Banksia),也称班克木属、贝克斯属、棒柯属等,英文俗名Australian honeysuckles(意为澳洲忍冬或澳洲金银花),是山龙眼科的一个属,约有170种。
佛塔树又名斑克木,原产澳大利亚。优美的树姿,奇特的叶形,非凡的花序,美丽的花色,是现今国际花卉市场最诱人、最畅销的木本切花和干花材料,也是插花爱好者最愿意用的切花新材料。
“Banksia”是为了纪念对植物学作出贡献的约瑟夫班克斯而命名的属。斑克木是分布最广泛的棒柯属物种之一,属于山龙眼科斑克木属植物,其硕大而直立的棒状花序由无数小花紧密排列而成,形如宝塔状,故又称“佛塔树”。奇特锯齿状的叶片颇具特色。花色从橙红到黄绿,花絮长度从8厘米到40厘米。其分布范围由昆士兰州中部至维多利亚州。
(1)形态特征
其为木本常绿树种,匍匐灌木至小乔木,株高2~3m,最高约为30m。叶互生,多为单叶,叶长而窄,淡灰色,叶厚革质,叶缘有锯齿,叶两面颜色不同,仅叶的下表面有气孔,而且常被茸毛。穗状花序顶生,长度8cm~40cm。显著,呈大圆柱形或球形,花序绿色,花柱黄色,小花密集,且排列整齐呈刷状,花色从橙红到黄绿、金黄色、黄绿色或粉红色等。花期主要在秋季和冬季。果实锥形,木质,很多种的果实遇到火烧或完全干燥后才会打开。
班克木主要为虫媒花,其花蜜甜,花色艳丽,花的形状和传粉者的鸟喙、昆虫口器十分匹配,常吸引各式动物如蜜雀鸟、昆虫等为其传播花粉,此外还有风媒传粉。
(2)生长环境
喜干热和阳光充足,但夏季稍遮阳,适宜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土、砂质红土、砖红土壤、岩石土壤。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环境中生长,从高山、沿海到沙漠地带均有分布。生长适温为25~30℃。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为佳。
(3)分布范围
澳大利亚亚热带至暖带地区。分布范围从昆士兰州到维多利亚州,而且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拔100~249m。
5.银桦属
银桦属(学名:Grevillea)是山龙眼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90种,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东部和澳大利亚。我国普遍栽培的仅一种。我国引入栽培的有银桦G. robusta A. Cunn. 1种,广州常见栽培作行道树或庭园观赏树。
(1)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不分裂或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通常再集成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常被紧贴的丁字毛,稀被叉状毛;花两性,花梗双生或单生;苞片小,有时仅具痕迹;花蕾时花被管细长,直立或上半部下弯,顶部近球状,常偏斜,开花时花被管下半部先分裂,花被片分离,外卷;雄蕊4枚,着生于花被片檐部,花丝几无,花药卵球形或椭圆状,药隔不突出;花盘半环状,侧生,肉质,稀环状或无;子房具柄或近无柄,花柱通常细长,开花时一部分先自花被管裂缝拱出,上半部后伸出,顶部稍膨大,圆盘状或呈偏斜圆盘状,柱头位于其中央,小;侧膜胎座,胚珠2颗,并列、倒生。
蓇葖果,通常偏斜,沿腹缝线开裂,稀分裂为2果爿,果皮革质或近木质;种子1-2颗,盘状或长盘状,边缘具膜质翅。
(2)银桦
银桦(学名:Grevillea robusta),为山龙眼科银桦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原产地为澳洲,现于台湾是常见的树种。大乔木,高可达20米;幼枝被锈色茸毛。叶为2回羽状深裂,裂片5-10对,披针形,常5-10厘米,两端均渐狭,第2次裂片全缘或再分裂,上面秃净而亮或薄被丝毛,背密被银灰色丝毛,边缘背卷。花呈橙黄色,为总状花序,此等花序单生或数个聚生于无叶的短枝上,长7-15厘米,多花,花柄长8-12毫米,极扩展或稍下弯,秃净,花被长约1厘米;子房秃净,具柄。花期:5月。果:卵状矩圆形,多少偏斜,长14-16毫米。宽6-8毫米,稍压扁,常冠以宿存的花柱。种子倒卵形,周边有翅。
生于海拔400-4100m的山地林中,是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常见树种,常成群落生长。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根系发达,较耐旱。不耐寒,遇重霜和-4℃以下低温,枝条易受冻。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长良好;大苗移栽须带土球,并在雨季进行,不宜重修剪。打顶后树姿极难复原;对烟尘及有毒气抵抗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质地粘重、排水不良偏碱性土中生长不良;耐一定的干旱和水湿,根系发达,生长快,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耐烟尘,少病虫害。
云南、四川西南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南部、浙江、台湾等省区的城镇栽培作行道树或风景树。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有栽种。模式标本采自澳大利亚。
医药价值:桦树液: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主治咳嗽;气喘;小便赤涩。银桦其果实中含具生理活性的成分豆腐果苷,此化合物具有镇静作用,主要用于治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
食用:种子香甜,为世界著名坚果。可见银桦树汁是一种安全、营养、健康食品原料。
观赏:中国引入栽培的有银桦G. robusta A. Cunn. 1种,广州常见栽培作行道树或庭园观赏树。本种为输入广州栽培以为行道树,为期不过数十年,但观察其生长状态,树冠多呈病态,枝疏叶黄,适宜中国南方气候。本种树干通直,高大伟岸,树冠整齐,宜作行道树、庭荫树;亦适合农村“四旁”绿化,宜低山营造速生风景林、用材林; 在较冷地区也有作为室内观赏植物栽培的。
经济价值:木材粗糙而坚硬,色淡红,断面上现有美丽斑纹,髓线排列甚密,弹力和耐朽力强,施工容易,可供家具,雕刻,装饰和车辆制造等用。银桦树皮还是一种天然的无污染的装饰材料,用树皮来装饰建筑物,不仅经久耐用、无污染。
绘画:银桦树皮还被艺术家们制作成树皮画,常见的有桦树皮画和银芝画。银桦树皮画以长白山余脉的银桦树表皮、深皮为主要原料。一块树皮能揭很多层,具有很好的韧性,质地柔软光滑,易雕刻着色。早在清朝时期,吉林就有用银桦树皮为皇宫制作贡品的历史。

--
FROM 101.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