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S1论坛,作者:emoon13
https://bbs.saraba1st.com/2b/thread-1940154-1-1.html
本帖最后由 emoon13 于 2020-6-14 16:02 编辑
[原创]《石峁古城东门防御体系细部增补》
石峁古城是2011年开始大规模发掘,2012年开始主攻外城东门遗址。
陕西考古研究院2012~2014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全面揭露了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揭示出一座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筑造技术先进的城门遗迹。
外城东门址位于外城东北部,视野开阔,位置险要,由外瓮城、南墩台、北墩台、门塾、内瓮城、角台、马面、城墙等组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防御体系。
经过碳14分析,该构筑体系建成于4000年前,大致位于公元前2300年至1800年,先后多次改建、扩建,未有被攻占过的痕迹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为《发现石峁古城》(2016),有兴趣的朋友推荐详细阅读。
这是东门遗址全景照片,可以看出东门依山势而建,雄踞一方。
根据卫星图片,笔者进行了纠正校对,并且用CAD进行了简单制图,精度上有缺陷,但基本上形成了整体印象的构建。
整个东门是一整套的防御体系,包括城门、墩台、内外瓮城、角台、马面以及城墙,长约400米,沿着西北向东南偏南方向延伸。
墩台
东址墩台以道为中心,对称建置于南、北两侧,形制相类,原应均为长方形(南墩台在晚期局部塌毁)。
南、北墩台外边以石块包砌,台内为夯打密实的夯土,条块清晰、夯层明显、土质坚硬,台外包砌一周石墙(“主墙”)。
墩台外侧即朝向城外的一侧墙体外围还增筑了一道石墙,紧贴主墙,将墩台东侧墙体以及东部两拐角完全包砌(“护墙”)。
依据其仅见于靠近城外一侧判断,护墙的修筑当与防止墙体向外倾斜坍塌、扩展台基之上活动范围、增强外侧防护能力有关。
北墩台
位于1号城墙(Q1)南侧,与南墩台隔门道相望。平面大致呈东西向长方形,长26.2米、宽22.9米、高6.8 米。
结构为内填夯土、外砌石墙,由夯土台、主墙、护墙及地面散水等几部分组成。
中心夯士长约16、宽约14米,主墙厚2.7-4.1米,护墙厚1.5~ 2.8米,最高处距早期(龙山晚期)地面约6.7米。
紧贴西侧主墙又增修一道石墙,墙宽1.3米,将墩台西南拐角包砌。
这道石墙修建于晚期地面之上,为二里头时期修葺增补而成。
地面散水为石板拼砌,建筑学上散水可以有效削减顺墙面而下的雨水对墩台底部的侵蚀,尽快完成排水。
书中详细列出了北墩台四个立面的数学影像拼接,非常直观。
南墩台
位于3号城墙(Q3) 北侧,与北墩台隔门道相望。
平面大致呈南北向长方形,长26.7、宽18.9、高4.7米,体量略小于北墩台。
结构为内填夯土、外砌石墙,由夯土台、主墙、护墙及散水等几部分组成。
中心夯土长约17、宽约11米,夯块整体保存较好,从西侧墙体被破坏处观察可见明显夯层。
二里头早期近城内侧塌毁,再行修建大型院落F7。
南墩台院落一般文章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正射影像可以看出,墩台偏下方修建有一单独屋所,约4X4米见方,并在门前有石板铺装,考古人员推测应为“城门指挥所”
上方结合墩台内部挖掘为窑洞式院落,平时为卫戍部队驻守生活,战时可转换为藏兵洞
下方仍有院墙残痕,构成一个封闭体,形成一个独立的成为卫戍院落
门塾
南、北墩台中间形成主门道。
朝向门道一侧的主墙上分别砌筑出3道平行分布的南北向短墙,
隔出两两相对的4间似为“门塾”的空间,南北对称,个别门塾还有灶址。
门塾地面加工规整、踩踏痕迹明显,早、晚两期地面可与门道内两层地面对应。
外瓮城
瓮城是围在城门外(多在外壕之内)的小城,多为方形或圆形,其建筑目的在于使城门不直接暴露在外,正面保护大门,阻碍敌军的接近并限制其进攻方向,有效提高守军的防御力。
外城东门址外瓮城位于外城东门南、北墩台的东侧,平面呈近“L J”形,将门道基本遮蔽。
外瓮城石墙呈"L"型,与两座墩台之间并未完全连接,南端留有缺口,形成进人城门的通道。
东(外) 墙与南、北两端石墙垂直相接,长22.4、 宽1.7~ 1.8米。
南、北两端石墙均为东西向,北端墙长10.4、宽3.5米,南端墙残长7.2、宽2.6米。
内瓮城
瓮城有内、外之分,内瓮城的形成时间要晚于外瓮城,其产生与城门空间范围扩展、形制变化及防御需求突出等因素紧密相关。
外城东门址内瓮城位于主门道西端,进入门道后,南墩台西北继续修筑石墙,向西砌筑18米后北直折近32米,形成门址内侧的曲尺形“内瓮城”结构。
城墙呈"L" 形,主墙内侧均有护墙。这段墙体在门道内侧增修了一道宽约1.2米的石墙,两墙紧贴并行。
这道增修的石墙修建于晚期地面之上,属于二里头时期修补而成。
综合整个城门遗址情况,与网传图片见解不同的是,笔者认为南北墩台应在顶部有相连
央视这张复原图可能更为接近东门门址原貌
外瓮城挡墙顶部与北墩台相连,南入口处有门房痕迹,内侧转弯处又加砌一道护墙
内瓮城内侧也有加砌护墙,结束有城门洞痕迹
内外瓮城内侧墙体上均有彩色壁画痕迹壁画由颜料层、白灰层以及草拌泥层构成,颜料包括
铁红、铁黄、绿土以及炭黑,白灰层的成分为碳酸钙。绘制壁画时,先以阴刻线起稿,再以不同颜料绘制图案。
纴木
北墩台、南墩台、马面、外城东门墙、北城墙Q1及皇城台北墙、东墙上均发现有孔洞,其中一些孔洞内仍可见朽木遗存。
从分布规律来看,原木多见于较高的墙体内,较低的如墩台护墙内就无发现。
因此,这些原木的放置当与高大城墙的修建有关,或为《营造法式》记载的“纴木”
20世纪80年代,当地老乡在南墩台南墙取石时发现两根纴木并带走。纴木1长2.5米,长径16、短径15厘米;纴木2长2.25米,长径24、短径13厘米。
角台
角台,一般是指修建于城墙拐角处的方形台子。其主要功能是减少防御死角,同时强调观测意义。
石峁遗址目前发现角台3座,均位于外城东南侧城墙转角处。
●1号角台
位于外城东门南墩台和4号马面之间.平面呈南窄北宽的梯形,版筑夯土台芯,主墙外加修石砌护墙,北边长约16.2、其余各边长约13.4米,残高约4米。
整体保存较好,其中尤以东北拐角保存最好,拐角角石加工精细,立面垂直平整,起到稳固台基的作用。
马面
马面是凸出于城垣外侧、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一种台状附属设施。
因其外观狭长如马面,故名,其主要功能是提高城墙的防御能力,马面的使用增加了守城方的防御面积,并与城墙互相作用,消除城下的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观察、攻击来犯的敌人。
同时也可容纳更多的人员、并起到加固城墙木体的作用。
马面多每隔一-定的距离修建。 马面之间的距离, 以当时火力所能够交叉的最大距离为限
城墙
Q1段
位于外城东门北墩台与1号马面之间,近南北走向,北端与1号马面南墙相接。
南端与北墩台北侧主墙相连,两墙间接缝清晰。根据保存状况可分为北、中、南三段,尤以南、北两段保存最好。墙体总长30.6、宽约3.5.高约4.2米。
原书中对各段城墙记叙非常详细,大部分因山势而建,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城墙的作用
而且城墙中按一定规律进行了玉器的镶嵌或塞埋,体现出了石峁人对玉文化的一种演绎。
介绍过东门城门各部件之后,你可以了解到在四千年前攻击东门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首先,你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城门,而是一段长达四百米的联合防御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了城门、瓮城、马面、角台、城墙以及山川险峻。
“史前建筑工程师”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在大巫师“听从天意”的指导大前提下,懂得利用山体形势进行石砌。
整个防御体系不是平地而起,而是依山体台地砌筑。也就是说攻击部队要先爬一部分小坡,到了坡顶才是城墙。
而且城墙依山体有一个转弯,大规模的武装部队无法全部投入到整段城墙上,被强行切成多个部分
梯子攻城部队(如果梯子已经被发明出来的话)将被迫从多个方向攻击城墙,将脆弱的侧翼暴露在三个角台的侧射火力下。
相对于冲击城墙的部队,冲击城门的主力部队要啃得才是一块硬骨头。
第一道难关是外瓮城,牺牲掉直来直去的交通便利,外瓮城换来的是极其优秀的军事意义。
首先外瓮城在视线上完全阻挡了敌军的视线,甚至最基本的主城门开合情况这个重要的军事信息都会被隔绝,冲击的过程中会不会遭遇城内的反冲击,夜里会不会受到侵扰袭击都无从得知。
进攻部队在外瓮城的阻隔下,被迫在城下分为两个部分,由外翁城两侧依城墙进入瓮城内部,这时就要背对城墙马面上的侧射火力,要么卖背给马面的弓箭手,要么组织盾墙组护送主力。
最后是需要核心保护的冲城锤(如果这时候已经发明出来的话)。被这个L转弯限制了长度,要么放弃,要么截短,这样被迫截短到十米左右的冲城锤在抬上去之前就被削减了威力。
进入城门后,三道门塾又一次缓冲了进攻烈度,而将反击的形式及力量变得多样化。
首先三道城门两侧的门塾可以藏纳部队,进行一定规模的反冲击。
而且可以在左右城墙的覆盖打击配合下,通过城门的闭合,打出阶段性的遮断打击。
即使通过了城门,内瓮城将是第三个难以通过的区域。
首先内瓮城与外瓮城不同,它与南墩台相连,可以通过南墩台藏兵洞源源不断对内瓮城城墙上进行兵力输送
也就是说内瓮城的敌军将承受源源不断地火力打击。直到攻破内瓮城通向外城的最后一道大门。
最后一道大门不破,兵力不能迅速进入通过,那么他们始终要遭受局部兵力被隔断,攻入内瓮城全军覆灭的危险。
作为总结,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当我们讨论石峁东门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
石峁东门的背后,是一个内外城共400万平的“首都”,首都的核心——“王城台”更是高度军事化构筑共八万平。
在王城台里,各种专业化的工具作坊,让很多之前发现的稀有文物变成了产业化输出。
比如口簧琴,几十件;彩色壁画,几百片;骨针,成千上万;陶片数以万计。
尤其是在其他文化圈里作为礼器的玉器,在石峁文化圈里司空见惯,甚至在文化废弃堆里都有“玉器”
关于石峁玉器的论文都在说一个事实就是石峁玉器“车载斗量”,有专家估计石峁已出土玉器4000件,流失海外2000件,也就是说石峁的玉器数量保守在一万左右。
单单从玉器的使用量上,完全就可以推断出石峁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文化体量。
历史同期横向对比陶寺城墙护卫区280万平,
往后看,二里头一期只有100万平米,到达巅峰300万平,宫城10万平。
往前看,良渚古城300万平米,河洛古国120万平米
世界同期比较,乌鲁克450万平,乌尔城88万平,底比斯城400万平
(数字部分可能有出入,望指正)
石峁的体量并不仅仅孤立地体现在石峁城本身上,而应该以更广阔的角度去看。
以石峁为核心的石砌城寨文化圈用“众星拱月”般的座落方式勾画出了一整个河套地区文明圈范围。
在这个角度下,这个文化辐射体量就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了。
这种一个大城周围一群小规模的城市或者聚集区来供给拱卫的模式到底算什么规模的文明,这值得一辩。
我们是否可以将其认为是距今四千年前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这个问题笔者抛出来,权当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另,笔者打包了国哲社科文献中心所有关于石峁古城的文献(剔除了部分疯得厉害的),还有三本书,供有兴趣的朋友详细参阅,共同讨论。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drNAkoRKAmPQ7i9nOrwKg提取码国际惯例:o3do
--
FROM 150.1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