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引用之后再加一点曲解或断章取义,试图给别人施加心理暗示,手段很好用,但比较不齿
我还是比较坚持逐本溯源的分析行动路线合理性
先说我自己:
1. 刨去开场有那么些闲聊扯淡的部分,我一直就在铺垫我是“有查杀的平民”这件事情
2. 红衣队伍成型之后第一时间报信息,至于1+1这件事,一是带一点黑衣关系的试探,二是游戏本身需要加一些变化,这并非根本,而且我也很快澄清了
3. 基于查杀后的反馈做分析
4. 尊重侦探团的意见,只答不问
而小白行动路线显然是很诡异的:
1. 芝士在立腿的,我在问芝士要不要公布查杀的时候,小白在聊上局
2. 我在查杀小白和刀刀中的一个时,小白第一反应是“怎么又是我”
3. 我在明确了就是小白的时候,小白在琢磨到底如何才能脱身
这里皮一下,我也来用一下“白家分析法”,什么叫“我就没红衣坑了”?
真红衣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么?芝士立腿的时候,小白又不是不在线,早干嘛去了
而此时小白的脱身方案:
1. 查杀圈外(指芝士周围的人),不可能,因为第一时间没跳侦探,已经跳不起来了,没有对跳了
2. 查杀圈内(指刀刀苹果肥牛之一),没把握,因为其中有两个是不认识的,分不清
3. 反查杀萝卜,失了先手
于是小白略微思考之后,找到了最佳方案:
既然苹果主动出来攻击萝卜,我(小白)若还攻击萝卜,那必然被分析“苹果小白不可能都为红”,
甚至落了个“苹果小白都是黑”的结局,
但如果我攻击苹果,那苹果就是铁黑,而我和萝卜,侦探应该是分不清楚的,
至于苹果,他自己出来的,他应该已经有觉悟了
--
FROM 1.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