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好的离乱诗,蔡文姬《悲愤诗》
最好的离乱诗,不输杜甫,史诗一样记录了了残酷的时代。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悲愤诗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悲愤诗其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
修改:Zhuaner FROM 111.193.136.*
FROM 111.193.136.*
秦妇吟可胜之
描述的离乱范围更广
民众受官匪害细节更真实,乐府三绝不是白给的
而且-这悲愤诗如果真的是蔡文姬写的,她明显违背了古人的避讳原则
上来就大骂董卓,那么她置她亲爹蔡邕的行为于何地
--
FROM 112.64.119.*
【 在 haniba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妇吟可胜之
: 描述的离乱范围更广
: 民众受官匪害细节更真实,乐府三绝不是白给的
: ...................
虽然都是个人视角看离乱,《秦妇吟》和《悲愤诗》非常相似,但是,韦庄的手法足够悲但是愤不足,而且关注对象以女儿为主,有失单薄脂粉气。
《悲愤诗》的胸怀气概要大太多层次,饱含悲天悯人的气概,没什么女人气。这一点你从胡笳十八拍也能看出来。
从文字上来说,悲愤诗的感染力,是没有可比的,其实我觉得是第一,在三吏三别之上
--
FROM 111.193.136.*
至于说骂董卓啥的,太正常了呀,这些诗发布于曹操迎她回乡之后。
变故时代,以最新格局为准啊,别说她父亲曾经周旋于董卓,接她还乡的曹操还曾经敬董卓为相呢,杀董卓的王允和吕布都曾是董的亲信。
--
修改:Zhuaner FROM 111.193.136.*
FROM 111.193.136.*
【 在 Zhua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于说骂董卓啥的,太正常了呀,这些诗发布于曹操迎她回乡之后变故时代,以最新格局为准啊,别说她父亲曾经周旋于董卓,接她还乡的曹操还曾经敬董卓为相呢,杀董卓的王允和吕布都曾是他的亲信。
其它才女的才或许是传说,但是蔡文姬靠默写救下400部被毁的文献,也是千古第一人,曹魏的文化大功臣了吧?格局气概绝不是一般人可比,说她是才女之首也没问题。
--
FROM 111.193.136.*
胡笳十八拍(节选)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
FROM 111.193.136.*
秦妇吟是假借女子口述,:不是关注对象以女儿为主
当时流行程度甚至在中唐两部最佳作琵琶行和长恨歌之上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这些真实可信的写实描述把当时官军匪军对社会的摧残描述的生灵活现
深得当时民众共情,甚至还被摘抄绣在军旗上
只是因为作者韦庄做了蜀国大官还转了花间派,深感早年激愤之作不妥,亲自组织大规模销毁
就这样都被流传到敦煌存档直至被发掘出来完本
坦白的说,悲愤诗论社会影响力和文坛影响力都在乐府三绝和三吏三别之下
【 在 Zhua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都是个人视角看离乱,《秦妇吟》和《悲愤诗》非常相似,但是,韦庄的手法足够悲但是愤不足,而且关注对象以女儿为主,有失单薄脂粉气。
: 《悲愤诗》的胸怀气概要大太多层次,饱含悲天悯人的气概,没什么女人气。这一点你从胡笳十八拍也能看出来。
: 从文字上来说,悲愤诗的感染力,是没有可比的,其实我觉得是第一,在三吏三别之上
--
FROM 58.246.155.*
【 在 haniba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妇吟是假借女子口述,:不是关注对象以女儿为主
: 当时流行程度甚至在中唐两部最佳作琵琶行和长恨歌之上
: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
你摘的这几句当然是好的,甚至,可以再浓缩一点,就剩下: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
韦庄就是闺阁诗太多,写离乱的时候太拖沓了,秦妇吟如果减半或者更少一点,效果会翻倍不止。
就整体感受来说,还是《悲愤诗》对我的冲击力更大。
--
FROM 111.193.136.*
历史书里把农民起义都定义得太积极了
其实黄巢张献忠们破坏性大得惊人
回看历史也是,动不动就十室九空,在中外历史上也不算常见的
司马懿这一家子,篡位也不好好打理
司马衷开始就闹得北方几乎抛荒
惊心动魄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
【 在 haniba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妇吟是假借女子口述,:不是关注对象以女儿为主
: 当时流行程度甚至在中唐两部最佳作琵琶行和长恨歌之上
: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
--
FROM 111.193.136.*
蔡文姬《悲愤诗》可压倒建安七子所有诗。但这《胡笳十八拍》与之相比,水平差许多,明显非一人所作,是后人伪托
【 在 Zhua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笳十八拍(节选)
: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 ...................
--
FROM 117.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