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从黄河边来到了长江边,路过长江大桥的时候,看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心潮澎湃……
一个人,提着行李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一如我的前程,未知而飘渺
在我古诗词的记忆中,有关她的描述,又使的她是那么的熟悉。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个城市,依山傍水,紫气东来,有着明媚的阳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个城市,有着古朴而祥和的气氛,空中的细雨也弥漫着些许的书卷气,展示着六朝古都的风韵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的新生活将一一展开,无可预料……
我想象着,许多年之后,我的青春,我的年华,我的欢笑,我的泪水,也会悄无声息的湮没在这里,一如六朝旧事,不着痕迹
刚来南京的时候,南京是衰老的,基调大抵是灰色的,江南的斜风细雨轻轻拍打着明城墙那饱经沧桑的灰色城砖
来到南京后,许多老同学很喜欢问我:“有没有见过长江大桥啊”,看来这座大桥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代名词
现在的南京,是繁华的,高楼耸立,拥挤不堪,新街口总是歌舞升平金碧辉煌、地铁里、马路上总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也已经有了二桥、三桥、四桥,还有规划中的五桥……
帝王坟冢,乌衣人家。
南京的各种陵墓记载了六朝古都的历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琴无声,瑟不鸣,谢安的府邸,李香君的媚香楼,已经被繁华的市井淹没,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最有韵味的是秦淮河畔,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依然游人如织,夫子庙的繁华令人恍若隔世,以为身处六朝粉黛
唯有秦淮河上游船的画舫,少了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歌舞升平,脂粉气一丝也无,终究是少了古韵秦淮的风雅
我应该是不太爱南京的
不太喜欢南京的天气,没有春秋,只有夏冬,夏天酷暑难耐、阴雨连绵,冬天阴冷潮湿、刺骨的冷
但是想到能适应南京这样的气候,去任何地方也能适应,也释然了…
我始终是爱南京的
每天走在熟悉的道路上,日子一天天的晃悠过去,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岁月的时光,悄无声息的消耗着,逝者如斯
现在,每次经过长江大桥时,已经不再心潮澎湃
此后多少年,南京依然是南京
小麦
--
FROM 222.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