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IBM验证2纳米逻辑芯片工艺可行性,大家怎么看?
换而言之,这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这是国家行为。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论断很新鲜。
: 详细说说?是挖人带过去的技术嘛?
来自 NOH-AN00
--
FROM 123.123.97.*
那IBM和英特尔的技术谁给的?肯定也是美国的一个实体。那这样就有意思了,说明IBM和英特尔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共源,说明美国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在企业竞争阶段一蹴而就的。
【 在 rtossystem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政府好nb
来自 NOH-AN00
--
修改:phoenixhills FROM 123.123.97.*
FROM 123.123.97.*
鸡蛋不能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如果美国没有这样做,那现在全世界就没有芯片厂可以用了。光刻机放到荷兰也是同样道理。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可能?
: 米国让台漏电强大,然后打垮格罗方德? 让芯片制造逐步转移出米国?
:
--
FROM 218.249.201.*
为啥非得是量产才有意义呢?路线图预测2025年量产,IBM说2024年量产,按IBM三星联盟以往的经验,从工艺验证通过到量产需要三年。以上丝丝入扣啊,比路线图预测还早了一年。
全套工艺开发周期长达15年,其中共性部分需要10年,企业开发部分需要5年。2纳米工艺的企业开发部分,IBM已经走完最初的两年,剩下三年留给三星做初试中试和量产。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500年内,这是最为宏大的系统工程,为什么只关心最终能不能量产呢?每一个工艺节点,都需要这样走一遭,哪个节点失败了呢?
【 在 suxinghe1978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新闻我还以为量产了
来自 NOH-AN00
--
FROM 114.254.1.*
美国之所以选择在本土企业之外支持三星台积电,而不是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一方面要规避制造能力风险,鸡蛋不能全放到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要规避政治风险,防止教会徒弟砸师傅饭碗,找两个地缘政治弱势、人力成本较低的地方。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可能?
: 米国让台漏电强大,然后打垮格罗方德? 让芯片制造逐步转移出米国?
来自 NOH-AN00
--
FROM 123.1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