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实,芯片问题得核心,就是时间问题
不是我想加,是大自然给你加的。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事儿加那玩意干什么?都追求更快,加上就慢了
:
--
FROM 222.129.0.*
哪有什么大招
都是一个个小招叠加在一起
最后看谁先绷不住
【 在 HAN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和欧美都在憋大招中,看谁先憋出来大招。
: 不过在芯片这方面,谁先出来也不重要,对手很快就能知道怎么回事。
: 就连原子弹这么保密的东西都能很快被多个国家分别搞出来,何况今天互联时代。
: ...................
--
FROM 221.198.64.*
举个具体的例子
【 在 HAN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我想加,是大自然给你加的。
--
FROM 218.249.201.*
硬盘。
20年前,普通配置20G左右。
10年前,普通配置500G左右,勉强符合摩尔定律。
现在,普通配置还是1T,512G的都有。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个具体的例子
:
--
FROM 222.129.0.*
摩尔关于摩尔定律,发表过两篇论文。一是1965年论文,在双极型集成电路仅演进了7个工艺节点的时候,就敏锐洞察出集成电路发展的指数规律,并明确给出维持条件,和终止时间。二是1975年论文,此时平面cmos集成电路已于1974年起取代双极型集成电路,摩尔的这篇论文,是对cmos集成电路指数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的研判,不是什么预测,更不是什么修订。
【 在 wholeho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95年那个,应该是摩尔,原文有误。
: 摩尔(G. Moore)于1995年在《经济学家》上撰文指出:新一代芯片的诞生将伴随着其制造成本的翻番,周期为4年,描述了摩尔定律受经济因素制约的现象和规律。
: Intel董事会主席罗伯特·诺伊斯,1990年6月3日,诺伊斯因游泳时突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62岁。
: ...................
--
FROM 218.249.201.*
摩尔定律是对集成电路发展规律的研判,不是针对巨磁阻器件的。
【 在 HAN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硬盘。
: 20年前,普通配置20G左右。
: 10年前,普通配置500G左右,勉强符合摩尔定律。
: ...................
--
FROM 218.249.201.*
中国研发出来光刻机,早晚会把芯片价格搞下来
【 在 wholeho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芯片封我朝,是封不住的。但是可以迟滞。。
: 美帝得目标就是迟滞我朝得快速进展,以争取时间,搞定大毛,搞定盟友,搞定产业回流,美帝也怕自己来个休克疗法
: 1.芯片得制造,我朝迟早会攻克,少则5-10年,多则10-20年,只是时间问题。
: ...................
--
FROM 117.136.38.*
看谁朋友圈更大
--
FROM 221.223.196.*
就是这个理 最可怕的是 美国虽然长于创新 但是中国跟随的脚步太强了 就像你前脚刚搞出chatgpt 后脚中国就有10个公司能做出类似的产品 根本甩不开差距 美国现在稀烂的制造业基础也阻碍了创新的应用
既然新的东西拉不开差距 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一点点突破旧的东西 像中国前几个月完成了65nm干式光刻机的商业化 下一个就是28nm浸润试 这东西能迭代到7nm 在那之后 还拿什么来卡?
--
FROM 73.158.135.*
你该不会觉得半导体可以一直无限做小吧…量子隧穿效应了解下 然后看看现在的2nm离原子直径还有多少距离
即使你物理不好 了解下台积电和三星这几年的工艺变化速度 对比下10年前的速度 你就知道慢了有多少了 无他 接近物理极限了而已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来解释一下你关心的三个主要问题。
:
: 第一问题:什么是集成电路的指数式增长
:
: 集成电路的指数式增长,是指每隔一段时间芯片内的器件密度倍增。
:
: 第二个问题:集成电路指数式增长有什么特点
:
: 集成电路的指数增长是分段的,因为现实中的指数增长走不超过14步就会遭遇越不过去的极限。
:
: 在一个指数阶段到头前,需要开辟新的指数阶段。
:
: 第三个问题:市场需求程度
:
: 这个问题,一线人员基本不用考虑。总体而言,人类对计算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规划层面,早已提前十几年就预判了需求趋势。在实践层面,如果性能增长没有瓶颈,按造指数式增长,你根本不会感受不到市场饱和。
--
FROM 73.15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