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次下班后去坐地铁,刚一落座发现旁边有个看起来很斯文的男生在看书,有点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但忘了戴眼镜,只好一个劲的往他那边凑。可能他也知道了我的心思,冲我一笑,然后把书面翻过来给我看,原来是一本《半导体物理电子学》。书中的内容一下子让我想起大学时光,这些专业知识历历在目,只可惜已经很多年不搞这个了。看他这么努力,这么幸苦,我问他做什么,他说在一个私企做研发,我就问压力很大吧,他点了点头。也确实,想想自己大学时学电子信息相关的课程就很不容易,也许当时不在状态,但也不能否认这门学科的难度。恰逢中美科技战,第一枪首先从芯片打响,要是没有难度芯片也不会成为我国的卡脖子技术了。
和他聊了聊相关的内容,他看起来很惊讶我竟然知道这么多电子信息的专业知识,我告诉他其实我本科是学电子信息的,然后他又问我现在在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不继续搞这一领域了。我突然有点后悔自己不该唐突和他交流这么多,尤其在陌生人面前谈这么深的东西我尤其不习惯,也怕引来异样的目光。只好随便找个借口应付了,然后他继续看那本书,而我则继续浏览微信、各种网站。
不想弹出的消息都是闯王又要9月15日前完全断供华为芯片,各种铺天盖地的消息充斥网络媒体。学术界、工业界和自媒体有自信满满、斗志昂扬的,认为中国很快就能搞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来,也有满怀沮丧、认为差距是全方位的,很难搞出来,华为手机业务怕是要废了,更有人深扒台积电的历史并科普为什么芯片这么难搞。
想到刚才的场景,我开始回想起高中以来的各种经历和选择,有很多想法想把它写下来。和很多寒窗十载、历经各类考试的高三学子们一样,其实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的认知也并不十分清楚,对于电子信息记得当时只是觉得可能和物理学相关,会有很多行业用到,对于计算机当时就是认为电脑。最后选择了北国冰城一所学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入学后发现一起的同学非常聪明,自己往往搞的很吃力,也许是当时在高中压抑太久了,一下子来到大学没有了束缚就不那么用心学习了,反正当时也没有要走上学术道路的想法和志愿,这也是很多中国式大学生的普遍状态。不管怎么样,最后跌跌撞撞好歹也拿到了毕业学位证,打下了一些数学、工程和编程思维与基础。
后来和同学一起考研,考研的过程算是复习了一遍高数、数字电路和信号系统这些虽然目前没怎么去从事,但依然潜意识里会影响我的逻辑和思维。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要去探讨专业技术,而是结合一些大的背景谈一谈这一行业的生存、转机和起伏,并一探在大学生扩招背景下作为平凡个体"硅工"的个人命运。因为作为数字逻辑电路的核心器件晶体管是由硅材料做成的,所以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研发和技术人员被戏称为"硅工",相对于做计算机的码农,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快速商业化从而对计算机底层核心技术上采取开源模式,这导致从事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的门槛和难度大大降低,很多人只要搭个基础的框架并引入一些包就可以基于基本的业务逻辑单元写一些程序代码实现业务需求,甚至对于像银行、证券、移动运营商等一类企业,对于业务逻辑等的熟悉程度更重于技术的积累。但是技术的迭代却是非常之快,随着每年几百万的年轻应届生批量生产,几十万的新生力量涌向信息技术相关产业或者行业,对于前浪们的冲击是巨大的。由于计算机行业技术开源的存在,加上国内很多公司只是为了抢占市场而快速、批量化对接需求,并未做一些深入的技术研发,很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只是一个螺丝钉的存在,很难在系统或更深的层面有所理解,导致很容易被年轻的员工替代,这也是当前35岁话题成为月经贴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从事电子信息和半导体相关的"硅工"而言,由于芯片设计、研发本身需要的专业能力就难度高,再加上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导致从事这一行经验有相对大的价值。但现状是很多大学电子信息、微电子学专业的同学大部分转向互联网、金融IT、智慧城市、医院等的信息化部门,只有少部分去了电子信息和半导体产业。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的大环境和大产业并没有建立起相关的产业和这方面人才的激励机制,记得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好多学电子信息的其实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要么继续考研深造,要么考公务员或者其它。
如果非要以数据说话,全国整体的统计数据我这里是没有的,但周围一起成长的学长、同学和后辈,甚至认识的不少女同学都是这一专业的。这一侧面说明至少在高校界,对于核心技术专业的设置、招生和培养是有前瞻性的,但国内大环境、大产业对这方面专业毕业生的培养、激励是不足的,国内专门做芯片勉强称之为可自主的中芯国际在上海给相关工程师的待遇不足20万一年,可能今年好些,这自然不能吸引很多聪明的人成为“硅工”。这是大产业的背景,对于大环境而言,一方面国内存在羊群效应的现象,大家都是一窝蜂,什么热大家都一拥而上,现在人工智能很火,于是大家都抢着去学AI和算法,一团火热,供给大于需求,最后发现AI真正产生的业务价值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仍然是小的,目前还是作为一种替代人工、辅助决策的存在,例如在金融领域,通过算法模型的智能化信贷审批可以代替基于规则和人工的信审,但核心的支付、交易依然依赖传统的技术,对于相关业务逻辑和技术的深层理解仍然是很多金融机构所需要的。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和心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依然是强大的存在,加上中国人刚解决温饱和稍富起来时间并不长,对于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尤其强烈。由于电子信息相关专业难度的存在,其实大部分选择这个专业的都是家境一般或者不好的孩子,对于这一专业的精进,想要由工程问题升华到对于基础科学的追求这只是一厢情愿,比如现在通信技术遇到的一些瓶颈,香农定理的极限突破,光刻机背后的基础技术的空白问题,对于"硅工"而言,有多少人有兴趣去做突破。毕竟现实世界中,高校、公务员职位的稳定对于硅工们的家长而言更为有价值和稳定,记得认识的几个同学去了高校当老师,虽然他们大学年年拿奖学金,当然在高校继续教授相关课程,传道授业解惑,为后浪们指点指引也是有价值的。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曾征求一位高校从事电子信息教育的同学想法,他说他的想法都在课堂和学生们说了,我不清楚他说了什么,也许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时与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当前国家大力进行科技投入,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今天,在5G技术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人和机器的交互、数据采集、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了这个基础,再与计算机学科、脑与认知学科、医学学科等的交叉,对于拓展思维视野和扩大工作范围和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甚至人工智能也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快到站时,我和他打了个招呼,我说好好看书吧,目前现在正是从事这一行的黄金期。
关注公众号"码农知秋",更多信息。
--
FROM 124.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