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理哥与英伟达(Nvidia)创始人黄仁勋有过一面之缘。
大概在2005年的时候,黄仁勋访华参加CCTV2《对话》节目,悟理哥也去了央视演播室,现场听了他与主持人陈伟鸿的对谈。
那时对他的了解,还只是一个做显卡的“皮衣男”,英伟达的品牌甚至比不上华硕。
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人工智能大火,带动这个“皮衣男”的公司加入谷歌、苹果和微软等万亿美元俱乐部行列,成为新的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当然,或许应该说是这个“皮衣男”带火了人工智能。
相比之下,成立于1968年、一度“拖着世界往前走”的芯片前辈英特尔(Intel)公司,总市值只剩下1200亿美元,大约是英伟达的1/8。
但是,英伟达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特尔也不是从今天才开始“落马”,从二者2009年爆发的一桩官司即有端倪。
这是一桩官司,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甚至搞笑的故事。
2004年,英伟达和英特尔签署了授权协议,英伟达可以生产、销售与英特尔CPU兼容的图形芯片组。同时,英特尔亦获得英伟达的授权以使用前者丰富的专利技术,其中包括3D、GPU和其他计算专利等。
当时的英特尔如日中天,“Wintel”组合雄霸世界。而搭上了“大客户”英特尔的快车,专门做显卡芯片的英伟达也获得巨大发展,羽翼不断丰满,技术日加精进。
虽然已经贵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但英特尔似乎看到了英伟达日后挑战自己的巨大风险。
为什么CPU芯片和显卡芯片会有冲突呢?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
英伟达公司成立于 1993 年,以驱动复杂计算机游戏和视频硬件的 GPU (图形计算芯片,俗称显卡芯片)而闻名。CPU通常以线性方式处理任务,从头到尾串联起来,而GPU则同时进行任务,以便在屏幕上将彩色像素聚集起来,呈现出移动的图像。
或者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英特尔的CPU像条形码,而英伟达的GPU像二维码。
当时,英伟达公司于 2006 年推出了 CUDA,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 GPU 上进行通用计算的解决方案,可以使开发人员将 C、C++ 和 Fortran 代码直接发送到 GPU,而不需要汇编语言。
2007年,又推出了“个人超级计算机”,其Tesla 系列 GPU 计算解决方案涵盖 PC 到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也就是它已不仅仅满足只做英特尔的配件供应商。
更要紧的是,在苹果公司当时推出的升级版MacBook笔记本电脑中,为速度、功率和卓越的图形而打造的英伟达芯片已经取代英特尔型号,抢食了英特尔的蛋糕。
是可忍孰不可忍,英特尔于是决定出招制敌,遏制英伟达。
其中一招是加强图形芯片自研。
当时的英特尔不仅是个人电脑和服务器CPU的全球领导者,占据了该市场约80%的份额,也是计算机整体图形处理器的领导者,占该市场的一半以上,因为它的 "芯片组"(连接主处理器和计算机的其他部分)也有图形功能,所谓集成显卡。
但是,随着计算机需要处理更复杂的视觉图像,如游戏、互联网视频和数字家庭电影,图形芯片越来越有价值和市场,而英伟达和AMD的ATI部门是独立图形芯片市场的两个最大的参与者。
英特尔自研的GPU芯片平台叫做Larrabee。
可惜,所有人都没想到,占尽各种资源优势的英特尔会在这个项目上落败。
2009年12月9日,英特尔公司正式取消Larrabee GPU产品的推出计划,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的性能以及驱动开发远远落后于原先的计划。
市场也马上在股价给予回应——巨无霸英特尔股价下跌,但小巨人英伟达股价跳涨12.8%,AMD股价涨8.4%。
另一个大招就是要与英伟达脱钩,去风险!
2009年初,英特尔正式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递交诉状,声称和英伟达4年前签署的芯片组授权协议,不适用于英特尔下一代具有集成显存控制器的CPU,即英伟达的产品将不能再在英特尔未来的产品平台中使用。
为此,一个月之后的2009年3月,英伟达发起反诉,指出英特尔违反合同,使图形芯片制造商处于不利地位,同时要求终止对英特尔使用英伟达专利的许可。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当时说,英特尔的真正目标是阻碍图形处理单元(GPU)技术,该技术正在成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竞争威胁。
英特尔反驳说,英伟达正在告诉客户有计划制造违反四年前许可协议的芯片组,并希望在产品推出之前避免潜在的麻烦。
这就是芯片双雄从合作到对决的故事。爆发官司那年,“中年”英特尔41岁,“青年”英伟达16岁,前者的块头大约是后者的13倍(市值)。
官司一打就是2年。
到了2011年,双方都疲了累了,于是都同意放弃对对方的诉讼,达成和解协议。
但有意思的是,和解条件却是英特尔公司要在五年内向英伟达支付15亿美元专利使用费——发起诉讼的老大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消息宣布后,英伟达股价又是大涨4个点。
此后,从搭上英特尔公司的快车到乘着深度学习的东风,英伟达让显卡超越了游戏,迎来了持久强劲的增长,成为AI时代的巨人,股价也从与英特尔打官司时不到18块,涨到目前390块,20多倍的史诗级暴涨!
最后说一下个人判断,英特尔与英伟达双英对决,本质是CPU与GPU之争,二者既有互补、也有交集(想想条形码与二维码),像CPU这样的通用芯片也可用于简单的AI任务,但毕竟AI芯片在算法训练和推理方面比CPU快数十倍甚至数千倍,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可能会站在英伟达这边。
来源:【涨科学】知识星球/微信公众号
--
FROM 159.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