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个断面看,疲劳部分的面积只有吊杆横截面面积的20.2%,从经验上说,吊杆的静强度勉强扛得住实际载荷,但是疲劳强度肯定是不够的
从断口疲劳部分的纹理特征上看,没有明显的材料缺陷
从断口的起始位置看,裂纹起点没在螺纹的牙形根部,而是在螺纹加工过程中的进刀或者退刀的位置,说明既不是材料有缺陷,也不是零件加工有缺陷,只能是弯曲载荷过大造成的
从断后断口相对位置看,断后两个断面不对中,有较大错位,说明安装的时候应该是有较大的弯曲应力,可能是吊杆上部先跟钢缆箍紧了,然后强行对准螺纹孔拉紧吊杆后造成的。
如果上下不对中,对于比较长的吊杆,弯曲内应力要小一些,比较短的吊杆,螺杆拉紧后应力就比较大,而且相邻的两个吊杆也会有较高的应力,需要拆了检查裂纹情况。桥面另外一侧对应的吊杆如果对中比较好,可能就不会出现裂纹、断裂,如果对中不好,应该也会有裂纹
估计吊杆在设计的时候按照长杆考虑的,忘了考虑短杆的特殊情况,直接比照长杆的尺寸,简单地把长度缩短了
【 在 Soar (超越☆我的石头)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上看一下对面对应的短吊杆
: 如果和现在已经断裂的一样,也是疲劳裂纹,
: 那就可以断定,是截面突变引起的应力集中
: ...................
--
修改:rar FROM 123.139.66.*
FROM 123.1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