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儿时所经历的农人农事-夏收
嗯。北京郊区,丘陵地带。 从80年代开始,陆续机器化了10年。
到了90年代,农村土地改革。土地都收归集体了,统一耕种,每年分一些口粮。
【 在 MaGoCh (沿着运河上下班) 的大作中提到: 】
地区差异大 机械能不能用要看地形
平原地带是早脱离苦海的
【 在 touch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全流程都干过。不过也没这么辛苦。重体力环节,基本被牲口或机器部分替代了。运输环节有马车或驴车,杨麦,每个生产队有一台机器,排队来。儿子最大的乐趣,是学校放麦收假,2周。 然后一起小伙伴在麦场里躲猫猫,扎进各个麦垛找不到。比较悲惨的记忆有3个:1 那种吸血的“狗巴子”寄生虫很可怕。沾上皮肤就吸,等发现不舒服了,已经吸饱了。而且这玩意估计会传染各种病。2 从麦垛子上摔下来,脚筋扭了,休了半个月学。3 第二年麦收假, 骑驴屁股,摔下来了。直接把肝脏振坏了,休学2个月,虽然期末仍旧考了第一,但从此捞下个病根。折磨了7,8年才痊愈。【 在 MaGoCh (沿着运河上下班) 的大作中提到: 】1、割麦小的时候都是手工割麦子。[upload=3][/upload]抱一束麦子上一把镰刀,撂倒的麦子放在脚面上随割随走,几个镰刀下去脚上会攒好大一把麦子,然后把麦子放旁边,再割。多次后凑成一大束,用麦子拧绳捆成一捆,立起来(收的时候好抱)。[upload=4][/upload]一天结束回家的时候,为了防止下雨湿掉麦子,再把麦捆垛成垛子。[upload=2][/upload]如果能及时拉走,则放到场里垛。[upload=1][/upload]以前有个职业割麦子的,我们称其为“麦客”。约往西北,麦子熟的越早,所以他们往往是甘肃宁夏人,自己家割完了,然后跟着麦子熟的方向,一路割麦到东边。一顶草帽,一把镰刀,几件衣服,一个水壶,就能做起生意来(印象《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好像干过“麦客”)。他们往往在夏忙的时候蹲在街头的“人力市场”,等着主家来请。谈好价格,一亩几块几十块,即随主家上地割麦子。天亮上地,天黑下地,主家提供住宿,饭菜送到地头。力气活,得好吃好喝。后来收割机普遍了,90年末的时候,我们那已经看不见麦客了。2、拉麦麦子得从地头拉到场(打谷场)里。拉上架子车,全家上阵,孩子负责收集麦捆到车旁,父母负责装车,往往一车装满可以高出2个人来。[upload=5][/upload]3、碾场麦子割的时候还没干,等在场里放段时间干透了,天气好就要碾场了。把麦捆拆开散铺在场里,用牲口、拖拉机拉上大咕噜,一圈一圈的碾压。碾得麦草全部压实了,翻过麦子再碾一遍,麦子就完成了脱粒。[upload=7][/upload][upload=8][/upload][upload=9][/upload]4、起场全家的劳力齐上阵,用铁、木叉边翻碾过的麦草边抖动,让麦粒和麦草完全分离。[upload=11][/upload][upload=10][/upload]麦草堆成垛,运到场边上再堆成大垛子。[upload=6][/upload]往往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麦草别压的光滑柔软,可以在里面尽情翻滚玩耍。[upload=13][/upload][upload=12][/upload]5、扬场扬场就是将麦粒和麦穗皮分离的过程。扬场得看天,没风就得等着来,有时候甚至得睡在场里等。风来了,怎么扬场也是个技术活。木掀(木板做的锹,非常光滑)扬起多高有讲究,风大就得低一些,小了就要高一些,还得顾着麦穗皮飘出去的距离。扬的时候,手上还要功夫,用木掀的一角得划出一道平滑的麦粒曲线,这样才能把一木掀的麦粒均匀杨出去,使其均匀受风。不管得扬场,还得有人“略麦”。虽然靠风大部分进行了麦粒分离,但还是有不少的麦穗皮会混进干净的麦粒里,这时候就得有人恰到好处的用扫把把麦穗皮从麦粒堆上扫出去。也有技术,轻了扫不干净,重了干净的麦子也被扫走了。[upload=16][/upload][upload=15][/upload]6、晒麦麦子要存放,就得晒干了。干透的麦子可以存放3年往上。好的太阳,也得晒个3-4遍。干没干?抓一撮放嘴里,牙一咬,嘎嘣,干透了,装袋,再入粮包。[upload=14][/upload]--修改:MaGoCh FROM 58.241.11.*FROM 211.103.185.*
来自 OS105
--
FROM 211.103.185.*
早期农民可不是悠闲啊 地真的是要从年头忙到尾的
【 在 wv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亲手割过麦子,但捡过麦穗,麦地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悠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然,贫穷也再见了。【 在 MaGoCh 的大作中提到: 】: 1、割麦: 小的时候都是手工割麦子。: [upload=3][/upload]: ...................--FROM 218.104.71.*
来自 OS105
--
FROM 58.241.11.*
生活所迫 谁愿意受苦啊
【 在 qycx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的天气不热还是那时的人民抗热?现在的人为什么一点太阳晒不了
来自 OS105
--
FROM 58.241.11.*
听父说起过
【在MaGoCh的大作中提到:】:
时隔三月余,突然十大,有些无措的喜悦啊[哈哈],谢谢大家!
大家的回文细细的看过了,就想到的,再做些补充:
1、坐标陕西关中地区(图片是网上找的,说明下意思)。
2、在那些年代,种地肯定是种苦难。
3、夏收会放十天假,叫“麦假”、“忙假”。假期学校有让大家拾麦穗的任务,收假的时候要给学校上交几斤小麦,当做任务成果。
4、最后的收成要挑最好的部分交给公家,即交公粮。
5、大地理上麦子成熟的方向确实写反了,应该是自东向西。
6、早期碾场,主力牲口是牛、驴和骡子。
7、就我的印象,过程中最累的环节反而是拉麦子。坡地、装满麦子的架子车,下坡很容易翻到地坎下,上坡要跪在地上推车轮子……
8、捆麦子的我们叫“腰子”。“两把麦子,有穗儿的那头交叠,一拧就成了”。@PeachGG
9、小麦跟水稻不一样,是做成面粉才吃的。之前在哪里看到过,古代有直接把小麦煮熟吃的记载。
10、除了夏收的“忙假”,还有“秋假”。秋假就一周,主要是种麦子。
11、小麦淋雨后,捂个几天就会发芽,曰“芽麦”。发芽的小麦磨成面粉,里面有太多的麦芽糖,做面、饼很难成形。真要遇上,这年就要挨饿了。
12、麦场在用前要先压实、光才能用。“麦场是土的,使用之前先浇上水,班干的时候,牛拉着石磙子压得光光的才打麦子”。@PeachGG(我们大概率是老乡)
13、摊场:“楼主没有详细描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摊场,大人们拉个架子车,装上麦子,孩子们坐车上,隔一段扔下来一捆,大人们再均匀的摊开”。@lynn2317
14、我们老家地势不平,后来开始有拖拉机、收割机了,但还是有很多地开不进去。到现在,沟里的地,麦子靠人用背篓背出来(不过现在大部分已经荒了)。
————————————————————————————————————————————————————
1、割麦
小的时候都是手工割麦子。
抱一束麦子上一把镰刀,撂倒的麦子放在脚面上随割随走,几个镰刀下去脚上会攒好大一把麦子,然后把麦子放旁边,再割。多次后凑成一大束,用麦子拧绳捆成一捆,立起来(收的时候好抱)。
一天结束回家的时候,为了防止下雨湿掉麦子,再把麦捆垛成垛子。
如果能及时拉走,则放到场里垛。
以前有个职业割麦子的,我们称其为“麦客”。
约往西北,麦子熟的越早,所以他们往往是甘肃宁夏人,自己家割完了,然后跟着麦子熟的方向,一路割麦到东边。
一顶草帽,一把镰刀,几件衣服,一个水壶,就能做起生意来(印象《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好像干过“麦客”)。他们往往在夏忙的时候蹲在街头的“人力市场”,等着主家来请。谈好价格,一亩几块几十块,即随主家上地割麦子。天亮上地,天黑下地,主家提供住宿,饭菜送到地头。力气活,得好吃好喝。
后来收割机普遍了,90年末的时候,我们那已经看不见麦客了。
2、拉麦
麦子得从地头拉到场(打谷场)里。
拉上架子车,全家上阵,孩子负责收集麦捆到车旁,父母负责装车,往往一车装满可以高出2个人来。
3、碾场
麦子割的时候还没干,等在场里放段时间干透了,天气好就要碾场了。
把麦捆拆开散铺在场里,用牲口、拖拉机拉上大咕噜,一圈一圈的碾压。碾得麦草全部压实了,翻过麦子再碾一遍,麦子就完成了脱粒。
4、起场
全家的劳力齐上阵,用铁、木叉边翻碾过的麦草边抖动,让麦粒和麦草完全分离。
麦草堆成垛,运到场边上再堆成大垛子。
往往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
麦草别压的光滑柔软,可以在里面尽情翻滚玩耍。
5、扬场
扬场就是将麦粒和麦穗皮分离的过程。
扬场得看天,没风就得等着来,有时候甚至得睡在场里等。
风来了,怎么扬场也是个技术活。
木掀(木板做的锹,非常光滑)扬起多高有讲究,风大就得低一些,小了就要高一些,还得顾着麦穗皮飘出去的距离。扬的时候,手上还要功夫,用木掀的一角得划出一道平滑的麦粒曲线,这样才能把一木掀的麦粒均匀杨出去,使其均匀受风。
不管得扬场,还得有人“略麦”。虽然靠风大部分进行了麦粒分离,但还是有不少的麦穗皮会混进干净的麦粒里,这时候就得有人恰到好处的用扫把把麦穗皮从麦粒堆上扫出去。也有技术,轻了扫不干净,重了干净的麦子也被扫走了。
6、晒麦
麦子要存放,就得晒干了。
干透的麦子可以存放3年往上。
好的太阳,也得晒个3-4遍。
干没干?抓一撮放嘴里,牙一咬,嘎嘣,干透了,装袋,再入粮包。
--
FROM 223.104.147.*
哪里是撒欢呀,记得小时候,小学就需要帮家中割麦子、收麦子了,打麦子的时候都是本家合伙一起打,不然人手不够,孩子们也全部要上去扛麦子个的
打完麦子,身上都是灰,特别脏
记得收花生的季节,小学时候放学回家后,要做全家的晚饭,吃完饭写完作业后,还得把父母派分给自己的一大堆花生摘完果才可以睡觉
【 在 flay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时候,特别喜欢麦忙假,大人地里忙活,小孩麦场撒欢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6s Plus」
--
FROM 117.136.45.*
童年……
晒麦子的时候经常是几个小朋友一起看着,防止鸟偷吃,时不时还要用一圈一圈交叉走一遍翻一下,让每粒麦粒都能晒到太阳,到了晚上再收
晒个2-3天就可以装袋
--
FROM 115.171.8.*
哈哈,估计碰到老乡了。小学的时候,爸妈晚上在院子里摘白天刨的花生,我就搬着小凳子一旁写作业,记得一写都是晚上10点多。再大一点就跟着爸妈下地,大人在前面刨,我跟姐姐们就在后面摘,一天下来装满2大包花生,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丰收的喜悦和满满的成就感。还有剥棒子,没有脱粒机的年代,一粒粒玉米全靠手工搓,搓的双手发烫发红;再后来粮食地全部变成了果园,这些庄稼活就变成了打药、授粉、收水果、下窖、卖水果。
【 在 dplq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是撒欢呀,记得小时候,小学就需要帮家中割麦子、收麦子了,打麦子的时候都是本家合伙一起打,不然人手不够,孩子们也全部要上去扛麦子个的
: 打完麦子,身上都是灰,特别脏
: 记得收花生的季节,小学时候放学回家后,要做全家的晚饭,吃完饭写完作业后,还得把父母派分给自己的一大堆花生摘完果才可以睡觉
: ...................
--
FROM 120.236.186.*
好多回忆啊
【 在 MaGo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隔三月余,突然十大,有些无措的喜悦啊[哈哈],谢谢大家!
: 大家的回文细细的看过了,就想到的,再做些补充:
: 1、坐标陕西关中地区(图片是网上找的,说明下意思)。
: ...................
--
FROM 61.183.197.*
除了人力割麦子没干过(我小时候都是小拖拉机带推子式的收割机了),其余都干过。坐标河北衡水。满满的回忆,收麦子起浑身渣渣的那种感受,五味杂陈,仿佛就在昨天
【 在 MaGo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隔三月余,突然十大,有些无措的喜悦啊[哈哈],谢谢大家!
: 大家的回文细细的看过了,就想到的,再做些补充:
: 1、坐标陕西关中地区(图片是网上找的,说明下意思)。
: ...................
--
FROM 123.139.56.*
南方人就请教一句:大石轮子碾压麦子,麦子不得变成粉末了啊?那怎么行呀
【 在 MaGo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隔三月余,突然十大,有些无措的喜悦啊[哈哈],谢谢大家!
: 大家的回文细细的看过了,就想到的,再做些补充:
: 1、坐标陕西关中地区(图片是网上找的,说明下意思)。
: ...................
--
FROM 115.19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