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写职场
我们大学毕业那年,就业形势被渲染的比较紧张,现在回想起来,也没什么,毕竟每一年都是有史以来最紧张的一年,年复一年。
然而当时身为主角的我们还是多少被紧张氛围给了一些压力,但是睡在我下铺的晓鸥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她说,怕什么,北京这么多公司,大不了我一家一家去敲门,我就不信还找不到一份工作。
很多事情,想到最坏的结果,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可怕的。
我们那时候有个流行语叫面霸和霸王面。面霸就是投很多很多简历,参加很多面试;霸王面的意思是没有收到面试通知,但是知道了集体面试的时间和地点,主动上门,很多公司不好意思拒绝就也能留下来参与。
我和晓鸥很不一样,她丰满我干瘦,她是来自南方的少数民族,我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她是一看上去就很活泼开朗热情奔放,但是相处下来,会发现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话多拿主意的多是我。
这样外观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入学一周了,很多同学还是会把我们俩年纪叫混,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俩都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尤其是在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里,身处名校里特别容易出挑的气质 - 十八线小镇众星捧月长大的做题家初入都城的骄傲与自卑混合在一起的气质。
当然我们后来越来越不像了,女孩子融入新的环境速度更快些,最起码从外表上我们渐渐得都很好地融入了这个城市,成为了人群里面容模糊的甲乙。
说远了,说工作的事情。
不过前面说的也不是废话,因为我们的小镇做题家的背景,我们对外面世界更加的渴望,我们很想能亲眼看看别人口中随意提到的巴黎铁塔伦敦桥,当然还有自由女神。我们做了一个约定 - 一定要找机会出国看看。
所以我们看到KK公司的招聘的时候,激动得不得了。
这是一个管理培训生计划,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有这样的安排,反正在我们那个时候尤其是一些外企里特别流行。简单来说,就是从顶尖学校里挑些人, 进公司从基层做起,各个部门轮岗,以后再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公司需求确认具体岗位。这类招聘都是为了公司储备未来的管理人才,而KK更吸引人的一点是,两年以后如果表现出色,可以送去美国总部学习。
看到最后这个条件,两个小镇的贫穷女青年觉得如何也不能错过它。
当然这个机会吸引了各大高校很多学生的报名,怎么能让人家再众多简历里挑出来我们俩,愿意让我们有面试机会呢?
我说,咱们得主动出击。
我们查到了公司的具体地址,找到了项目负责人,表达了我们的对公司的敬仰,对职位的向往,吹捧了自己多么的优秀多么的适合这个职位,激动地留下了2毛钱成本的简历。可能你们觉得怎么就那么顺利见到项目负责人呢?没有写的这么两行这么顺利,但是那时候真的也没那么复杂,大楼门口没有什么门禁或者人脸识别,很容易就到了前台,很容易就知道了负责的部门在哪一层,也很容易就让人传话给了负责人。虽然说起来不难,但是好像,只有我们俩个这么做了。
--
FROM 203.3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