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是这么个东西,可除了肠胃不舒服或者年老快没的老人,一般情况下没人吃这个啊,添加调味也没有。。。
衍生出来的我知道的有两种,一种是茶面儿,或者叫做油茶,是以粘稠液体形式出现的,一般在?过猪油羊油的锅里干炒成型(这个在过去,一般只有逢年过节家里烤过猪油羊油后,为了不浪费锅底那点油分才有这机会,也是油茶里的油的来历,假如离腊月很远,那就是干锅翻炒了,但粮食被烘炒仍然很香),加入盐和芝麻面儿一起炒香,天冷时来上一碗非常好喝,一般是早饭用,可以在里头泡一些馒头,饼,麻花,麻叶之类的。
另一种是炒面,就是水分比浆糊更少的多的糊状物,沸水冲开彻底搅散,同时加入更蒸熟的红薯或者南瓜或者熟烂的柿子一起捣碎搅匀趁热吃,是冬季早饭或者晚饭的一种主食,闻起来喷喷香,无调味,吃起来就是粮食的香气,多吃容易便秘。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一口雪一口炒面,说的就是这个。
浆糊本糊,主要就是用来粘东西,春联,灶台,牌位,神龛,窑洞上的各种贴。
【 在 jil043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就是浆糊。但我妈做得非常美味,而且我断定就是我妈发明的,至今奇怪怎么没有变成特色小吃。类似的食品可能是茶汤之类的,但没有我妈做得好吃。
: 先说真正的浆糊的主要用途。当年北方特别是东北是家家糊窗缝的。东北的墙厚,窗户一般是双层玻璃。但冬天,仍然需要用报纸裁成条,没有胶水,是自制的浆糊把报纸条贴在窗缝隙。为了防止暖气热,有个小窗户不糊,可以把肉之类的从小窗户挂外面,不用放冰箱了。学校于是专门有一个半天停课给教室糊窗缝,报纸和浆糊是自家带的。家家似乎有做浆糊的手艺。
: 浆糊其实就是面糊。把吃的面粉用水调一下,然后小火慢慢熬,不稀不干的时候,反正到一定程度就好了。凉了好像也不凝,能当胶水用。因为是面做的,理论上也能吃。但似乎也没人吃,好像只有四世同堂小说里有吃浆糊的桥段。但我妈把浆糊里面加上奶粉,加上糖,加上鸡蛋,反正也不知道加的啥,做成一种甜的有奶香的浆糊,那明显是一种美味。
: ...................
--
修改:stoneyang FROM 110.176.69.*
FROM 110.1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