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
家谱被堆放在祠堂门口,
一把火烧毁,
祠堂充公办学校了。
祖坟也刨了。
砸碎了碑廊。
当年说是:开棺后,衣冠鲜明,忽的一阵狂风,啥都没了。
应该是氧化了。
能用的材料都被各家搬走,砌地基,猪圈啥的了。
如今走在老家运河边,还能看到零星的半个兽头石马啥的。
墓是明代的。
大爷爷偷偷埋了一套在菜窖旁边,
留下了一套。
如今,天津的一支,
一个退休的大姐,
张罗着续,
好多人都记不住祖上的名字了,
续不上的多。
【 在 amo9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去了姑姑家一次,她们定居在成都。吃饭中间说到了姑父家,就谈到了族谱。
: 他家姓氏少见,排了族谱的最远追溯到二十多代以前,考据的话应该源头在春秋战国时期。
: 家里有清代的族谱,还有现代人这两年出版的书籍。
: ...................
--
修改:chopinsp FROM 218.30.113.*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