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无限次囚徒困境实验,会得到什么结果?
哪国犯人不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而是靠讨价还价定刑期的?
【 在 Xshofar ()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实验的,审犯人一直在用。
--
FROM 31.17.114.*
是说对共同犯罪的人用这一招,有人犯罪重,有人犯罪轻,
用这种方法把几人分开一诈就诈出来了,然后把相互说的一对证就行了。
【 在 imT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国犯人不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而是靠讨价还价定刑期的?
:
:
--
修改:Xshofar FROM 222.129.50.*
FROM 222.129.50.*
这个假设实验的前提是囚徒相信不同的答案会影响刑期。但是在法治国家,刑期的依据是犯罪事实,这个前提根本不成立。比如在中国你真的杀了两个人,认不认都是死罪,博弈根本没有空间。所以我说这种实验、假说都是盲人骑瞎马,心诚则灵。
【 在 Xshofar ()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说对共同犯罪的人用这一招,有人犯罪重,有人犯罪轻,
: 用这种方法把几人分开一诈就诈出来了,然后把相互说的一对证就行了。
--
FROM 31.17.114.*
在美国司法中,和犯罪嫌疑人协商量刑很正常。
【 在 imT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假设实验的前提是囚徒相信不同的答案会影响刑期。但是在法治国家,刑期的依据是犯罪事实,这个前提根本不成立。比如在中国你真的杀了两个人,认不认都是死罪,博弈根本没有空间。所以我说这种实验、假说都是盲人骑瞎马,心诚则灵。
:
:
--
FROM 222.129.50.*
那个协商,和你的这个协商不是一码事。你自己想想你在说啥,好累。
【 在 Xshofar ()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美国司法中,和犯罪嫌疑人协商量刑很正常。
--
FROM 31.17.114.*
真是,我刚还想说跟你说好累呢,
那就这样吧。
【 在 imT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协商,和你的这个协商不是一码事。你自己想想你在说啥,好累。
:
--
FROM 222.129.50.*
这个是博弈论的教科书里的问题
如果收益合适的话,是存在合作策略的纳什均衡的
【 在 xueyandy (xueyan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
: 假设两个囚徒永远不会死,而且每隔20年都会被抓一次,他们最终会走向合作,也就是都不揭发对方吗?
--
FROM 2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