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也失忆了,现在很纠结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小时候被母亲要求去稻田补田埂洞口,很着急,很纠结,一方面想补好,一方面怎么也补不好,补着补着自己就放弃回家了,现在记忆很模糊,只依稀记得几个场景:一是在路上反复安慰自己,表示父亲和姐姐他们来补的会补好;二是经过水塘,努力观察池塘水边很结实,没有洞口,侧边稻田的水不漏,安慰自己补洞口的稀泥时间久了也会变得这么结实。
现在很纠结当时那么纠结情况下是怎么过来的,反复告诉自己:情绪是波动的,当自己一旦观察某个场景的时候,自己就忽视了未关注的其他东西,暂时屏蔽忘记了着急纠结的感觉情绪,行走的惯性让自己远离了现场。
可是就是说服不了自己,放不下,静不下来,我该怎么办啊?
--
修改:zdl FROM 111.47.94.*
FROM 111.47.94.*
如今依然记得小时候补田埂洞口的事情,而且这么清晰,说明这件事对您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咱们来看看当时的自己:
①妈妈让我去补田埂洞口,我很着急,因为我想补好,但怎么也补不好。
说明您的主观动机是特别想把事情干好,但由于年纪小,缺乏劳动经验等等因素,做不好,所以着急。着急是因为您对自己有期待(我要干好)、有要求(我必须干好)。如果只是不想被妈妈唠叨自己不干活而去,您那个时候是不会着急的。说明从小您就是一个肯通过努力付出劳动来获得社会认可的人。
②放弃回家
其实这种放弃是一种自我保护,正因为有这个放弃的念头和行为,才让我从“着急”、“挫败”的场景中抽离出来。
③一路上安慰自己:父亲和姐姐会搞定,还有经过观察搜集水塘很结实的证据
这其实是一种防御方式,当自己处于放弃的挫败中并且担心自己的放弃产生不良后果时,能跳出来安慰自己,并合理化自己的选择:爸爸姐姐会搞定,我的放弃不会带来灾难后果。并且能主动搜集支持“不会带来灾难后果”的论据,这说明您当时的心理是健康的,可以合理化自己的放弃,而不是灾难化结果。
有些人会在此时灾难化后果,会去想象水塘决堤的场景、妈妈骂自己不中用的场景,然后会陷在这个场景里攻击自己。您没有攻击自己,这说明您当时的心理是健康的。
心理学有一句话,一个人的人格是否成熟,取决于他采用什么样的防御方式,所谓乐观的人是遇到创伤时使用更加有利的防御机制,而所谓悲观的人是遇到创伤时采用更加不利的防御机制。
希望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能帮助您重新解读这段经历
【 在 zdl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被母亲要求去稻田补田埂洞口,很着急,很纠结,一方面想补好,一方面怎么也补不好,补着补着自己就放弃回家了,现在记忆很模糊,只依稀记得几个场景:一是在路上反复安慰自己,表示父亲和姐姐他们来补的会补好;二是经过水塘,努力观察池塘水边很结实,没有洞口,侧边稻田的水不漏,安慰自己补洞口的稀泥时间久了也会变得这么结实。
: 现在很纠结当时那么纠结情况下是怎么过来的,反复告诉自己:情绪是波动的,当自己一旦观察某个场景的时候,自己就忽视了未关注的其他东西,暂时屏蔽忘记了着急纠结的感觉情绪,行走的惯性让自己远离了现场。
: 可是就是说服不了自己,放不下,静不下来,我该怎么办啊?
--
FROM 61.51.131.*
非常感谢!
明知道自己的记忆场景是存在的,但脑子一会儿就开始反驳、质疑、怀疑或者产生一个疑问的感觉,这记忆是真实存在的吗?有无记混淆了?有无脑补了虚假部分?
就连水塘边观察安慰自己时间久了也会这么结实、自己还得到部分放松的场景,自己知道是存在的,但脑子一会儿就会反驳,当时那么纠结怎么会一心二用观察到这场景
【 在 Carrie947372 (心理咨询师)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今依然记得小时候补田埂洞口的事情,而且这么清晰,说明这件事对您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 咱们来看看当时的自己:
: ①妈妈让我去补田埂洞口,我很着急,因为我想补好,但怎么也补不好。
: ...................
--
修改:zdl FROM 111.47.94.*
FROM 111.47.94.*
印象中你补田埂洞口的事情在版上说过好几次了。
你这个描述看起来在你心里好像有一种强迫思维,可能童年补洞口这件事是你强迫思维的载体,可能困扰你的不是小时候怎么过来的,而是当下你无数次大脑被这件事占据却始终不能放下
关于强迫思维,你曾经就医或求助过专业人士么?
【 在 zdl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被母亲要求去稻田补田埂洞口,很着急,很纠结,一方面想补好,一方面怎么也补不好,补着补着自己就放弃回家了,现在记忆很模糊,只依稀记得几个场景:一是在路上反复安慰自己,表示父亲和姐姐他们来补的会补好;二是经过水塘,努力观察池塘水边很结实,没有洞口,侧边稻田的水不漏,安慰自己补洞口的稀泥时间久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39.*
你这是左右互博呀,一会儿想起来过去的纠结,一会儿又想起来当时好像有放松,一会儿又想:自己当时那么纠结,怎么会放松呢?
这种左右互博了,是希望达成什么目标吗?
【 在 zdl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感谢!
: 明知道自己的记忆场景是存在的,但脑子一会儿就开始反驳、质疑、怀疑或者产生一个疑问的感觉,这记忆是真实存在的吗?有无记混淆了?有无脑补了虚假部分?
: 就连水塘边观察安慰自己时间久了也会这么结实、自己还得到部分放松的场景,自己知道是存在的,但脑子一会儿就会反驳,当时那么纠结怎么会一心二用观察到这场景
--
FROM 120.245.70.*
谢谢!
哪里可以找到专业人士?请帮助推荐下
【 在 psycholo (助人自助) 的大作中提到: 】
: 印象中你补田埂洞口的事情在版上说过好几次了。
: 你这个描述看起来在你心里好像有一种强迫思维,可能童年补洞口这件事是你强迫思维的载体,可能困扰你的不是小时候怎么过来的,而是当下你无数次大脑被这件事占据却始终不能放下
: 关于强迫思维,你曾经就医或求助过专业人士么?
: ...................
--
FROM 111.47.94.*
谢谢!
希望能平静下来,能放下来。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一会儿是脑子自动弹出来的,第二个是安慰自己,这样斗来斗去,脑子平静不下来
【 在 lucciler (大麦-诸事力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左右互博呀,一会儿想起来过去的纠结,一会儿又想起来当时好像有放松,一会儿又想:自己当时那么纠结,怎么会放松呢?
: 这种左右互博了,是希望达成什么目标吗?
--
FROM 111.47.94.*
哦,你心里总是有这件事浮现出来,总是有对当时这件事的担忧浮现出来,这个事情总是干扰你让你不能安心,你习惯的方式是去说服担忧的部分,但总也说服不了,自己反而一直不能平静
心里的念头背后是有情绪的,在安全的环境下情绪会浮现出来,直接去处理情绪是更根本的。说服,讲道理的方式,很多时候无效。
【 在 zdl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
: 希望能平静下来,能放下来。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一会儿是脑子自动弹出来的,第二个是安慰自己,这样斗来斗去,脑子平静不下来
--
FROM 120.245.70.*
1.医院:如果在北京,三个专科医院都有对症的医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回龙观医院,安定医院。诊疗在医保范围内
2.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士
1)可以询问本版置顶贴里的咨询师是否有强迫思维相关的咨询能力;
2)较正规的咨询网络平台,如简单心理、壹心理,在首页搜索“强迫”,搜索结果里有删除强迫相关的心理咨询师;
3)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和“武志红”,关注后在菜单选择“心理咨询”,选择强迫相关的咨询师,或联系客服/咨询助理帮忙推荐;
4)北医六院、回龙观医院和安定医院都有心理咨询门诊,可以关注三家的公众号了解挂号流程。如果能挂上号且能等一段时间,这三家医院的心理咨询也专业
【 在 zdl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
: 希望能平静下来,能放下来。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一会儿是脑子自动弹出来的,第二个是安慰自己,这样斗来斗去,脑子平静不下来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39.*
加油?
【 在 zdl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被母亲要求去稻田补田埂洞口,很着急,很纠结,一方面想补好,一方面怎么也补不好,补着补着自己就放弃回家了,现在记忆很模糊,只依稀记得几个场景:一是在路上反复安慰自己,表示父亲和姐姐他们来补的会补好;二是经过水塘,努力观察池塘水边很结实,没有洞口,侧边稻田的水不漏,安慰自己补洞口的稀泥时间久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R」
--
FROM 171.4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