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psycholo (助人自助)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反复唠叨是为了释放压力?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Oct 21 20:37:10 2021), 站内
:
: 收到老师的反馈,说2年级孩子在做题时口里总絮叨什么,老师没有提供内容。在家里时没有留意孩子这问题(以后观察看看)。
: ——老师有什么希望家长做的吗?
老师觉得是坏习惯,要改。我也认同是坏习惯。在想怎么改。
:
: 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处理这些题(作业)也有压力,或者对他说有难度?还是以前不小心形成了习惯而已?
: ——做题和做作业的时候聚精会神,精神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有压力是正常的。至于有没有难度,可以问问孩子。
确实还没有细问孩子。要找机会问问。有可能什么也问不出来。
:
: 如果是压力所致,这么解除? 我理解口里叨叨,必然分散注意力,处理题(作业)的能力肯定进一步降低了,反而加重了压力。而让他对这些题驾轻就熟,估计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功夫,怎么是好?
: ——如果压力在适度范围内,就不必担心孩子所承担的压力,具体的感受以孩子的说法为准,他说感觉压力大才是压力大。家长倒不必过度担心
估计他不一定说得出来。坦率的说,作为成人有些时候也不容易表达清楚压力和压力源。
: 生命活动本就是“紧张——释放”的循环,有压力才有生命活动啊。压力大的时候才需要想办法缓解
: 口里叨叨,很可能只是孩子在紧张时候的自我安抚,像有些人会在思考的时候转笔,有人咬笔或橡皮,有人抽烟,还有人搓衣角,各种各样的方式。通常不会分散注意力,反而促使集中注意力,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活动,可能他会有些焦躁,心神不宁。
:
嗯。 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最终目标是要消除它。
: 简单要求做题时不出声,合适不?
: ——建议首先跟孩子聊聊,看看他在发出叨叨声的当时的感觉怎么样,压力程度怎么样,是否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然后问问孩子怎么理解和看待自己的叨叨,可能孩子自己没注意到,也可能他注意到了;然后如果老师希望家长要求孩子不再叨叨,那家长最好帮助孩子找一些其他的安抚方式,来替代这个方式,不然可能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安抚,影响他的注意力集中;最后,跟孩子好好商量,尊重他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比如跟他商量能不能想着点不出声,那样不影响别人,是不是老师也不会有意见之类的。最好感谢孩子的配合,因为他可能需要为这个改变作出额外的努力
收到了主要思想,就是从孩子侧探究下,看看他能不能说出相关的缘由或者情境。可能不容易有收获,周末找个时间试试。
谢谢指点。
: 【 在 yangshanee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借着LZ的话题,问一个。
: :
: : 收到老师的反馈,说2年级孩子在做题时口里总絮叨什么,老师没有提供内容。在家里时没有留意孩子这问题(以后观察看看)。
: :
: : 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处理这些题(作业)也有压力,或者对他说有难度?还是以前不小心形成了习惯而已?
: :
: : 如果是压力所致,这么解除? 我理解口里叨叨,必然分散注意力,处理题(作业)的能力肯定进一步降低了,反而加重了压力。而让他对这些题驾轻就熟,估计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功夫,怎么是好?
: :
: : 简单要求做题时不出声,合适不?
: :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
: ※ 修改:·psycholo 于 Oct 21 20:45:47 2021 修改本文·[FROM: 120.244.142.*]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142.*]
--
修改:psycholo FROM 120.244.142.*
FROM 111.19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