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教一下,心里总有一个批判的声音
确实,这个度不太好把握。
【 在 wfsunt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吵不会有效果,会有更严重次级伤害
--
FROM 111.199.191.*
最后一段我说把“渴望”意识化,看起来你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有对理想父母的渴望了,可貌似这样的“意识化”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也许,精神分析的所谓领悟、所谓潜意识意识化所带来的治愈,里面包含着一个潜在的过程,叫做“体验”
有时候治愈来自于经由“体验”的觉察
所谓“体验”,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用身体去经历、用身体去处理情绪和感受
比如有的领悟,当某种以前未知的愤怒从潜意识提取到意识层面时,身体上会经历愤怒所带来的唤起:脸红、胸闷、燥热、发抖、呼吸粗重、口干舌燥、眼睛发红、张口结舌……这些细致入微的身体感受,在感受后会被身体自动处理,也就带来了释放和疗愈
但对有些人来说,意识到自己有愤怒,身体上却无动于衷,好像只是将愤怒“言语化”,却很难“体验”它,也就缺少了用身体处理它的疗愈过程
临床上常常要引导人们刻意去跟自己的身体唤起待在一块儿:有意地经历一个“体验”的过程
但有时候由于缺少用身体体验的习惯或经历,有些人并不能耐受那些强烈的身体感受
所以疗愈其实并不容易
你说对父母有理解、有原谅,其实理解和原谅都不是容易和简单的事儿
有时候我们告诉自己要理解、要原谅,很可能只是理性和言语上的,真正的理解和原谅,往往要经历哀伤的过程:将不能理解、不能原谅的那些感受“体验”并经由身体消化处理
【 在 wfsunt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有渴望,也有被压抑被化解的愤怒。
: 由于某些原因,我现在仍和父母有比较高频次的来往,并经常由于观念看法发生(无法爆发的)冲突。因为我理解他们,我也原谅他们,但是我无法假装看不到自己对父母各种“拖后腿”想法做法的无助和无奈。
: 你最后一段怎么治愈我没有看懂,希望能再描述一下,谢谢。
--
FROM 120.245.14.*
【 在 wfsunt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一下版友,通过觉察发现内心有一个担忧恐惧渴望关照、认可的“小孩”,正是因为这个小孩的存在导致做事情或心力不足或与机会擦肩而过,或遇困难逃避退缩。究其原因,肯定与童年父母,主要是母亲比较苛刻有关,要求高、控制欲强,且是百分之百有条件的爱,成绩不好或者老师告状后不是冷暴力就是热暴力,创伤记忆一幕幕还很清晰。
: 自己也是心理学半个行家了,可是好像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精神分析告诉你原因却没告诉你怎么解决,求助一下版友,祝好心人好意达成,可以帮助到我,好人好运,谢谢。
:
: ...................
生活的较高境界就是忘记,其实也就是心识的专一,你的“小孩”就是你心识的种子,遇到缘就现行了,如在遇到增上缘之初,就能挥刀斩断,你就没有后继的妄想牵连。也就没有后继的烦恼觉受,所以要平常练习心识的专一,就是觉察,一探头就不理,就没有后继流转,久久内心就平和了。所谓三心不可得,过去不可得,留恋什么,筹措什么,未来不可得,憧憬什么的,担忧什么。可以看看坛经,中国的佛学就是应对这些烦恼的,比国外的什么心理学更究竟,国外都是对治,绕弯子。
--
FROM 123.120.99.*
需要一点正念的底子,不会正念的话可能麻烦点
【 在 j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点难操作啊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6」
--
FROM 223.72.47.*
谢谢您的回复。不太能看懂,还是很感谢。
【 在 xiaobing88 (路人甲)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wfsunt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请教一下版友,通过觉察发现内心有一个担忧恐惧渴望关照、认可的“小孩”,正是因为这个小孩的存在导致做事情或心力不足或与机会擦肩而过,或遇困难逃避退缩。究其原因,肯定与童年父母,主要是母亲比较苛刻有关,要求高、控制欲强,且是百分之百有条件的爱,成绩不好或者老师告状后不是冷暴力就是热暴力,创伤记忆一幕幕还很清晰。
: : 自己也是心理学半个行家了,可是好像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精神分析告诉你原因却没告诉你怎么解决,求助一下版友,祝好心人好意达成,可以帮助到我,好人好运,谢谢。
--
FROM 123.119.236.*
谢谢您的回复,让身体更多的体验。
【 在 psycholo (助人自助)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段我说把“渴望”意识化,看起来你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有对理想父母的渴望了,可貌似这样的“意识化”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 也许,精神分析的所谓领悟、所谓潜意识意识化所带来的治愈,里面包含着一个潜在的过程,叫做“体验”
: 有时候治愈来自于经由“体验”的觉察
:
--
FROM 123.119.236.*
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个小孩,就多关照它、关心它,安抚它了。
内耗解决了,才能更好的生活。
还有,任何事情不要责任外撇,根本原因永远在内在。即使你母亲有问题,那也不过
是导火索而已。
【 在 wfsunt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一下版友,通过觉察发现内心有一个担忧恐惧渴望关照、认可的“小孩”,正是因为这个小孩的存在导致做事情或心力不足或与机会擦肩而过,或遇困难逃避退缩。究其原因,肯定与童年父母,主要是母亲比较苛刻有关,要求高、控制欲强,且是百分之百有条件的爱,成绩不好或者老
: Ω孀春蟛皇抢浔┝褪侨缺┝Γ瓷思且湟荒荒换购芮逦
: 自己也是心理学半个行家了,可是好像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精神分析告诉你原因却没告诉你怎么解决,求助一下版友,祝好心人好意达成,可以帮助到我,好人好运,谢谢。
: ...................
--
FROM 60.2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