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难体谅自己的父母
对,可能亲密这个词不恰当,用“紧密”来形容是不是准确一点?
那,你希望和她更亲密吗?比如你说你难过的事情她能帮你分担、能安慰和支持照顾你
【 在 s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不觉得我和我妈妈亲密,我有什么事情一般都不和她说,偶尔说点高兴的事情,就是微报喜悦不报悲,如果说了我的难过的事她的焦虑会让我更崩溃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24.64.127.*
不希望,有代沟,分担不了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对,可能亲密这个词不恰当,用“紧密”来形容是不是准确一点?
:
: 那,你希望和她更亲密吗?比如你说你难过的事情她能帮你分担、能安慰和支持照顾你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11.197.238.*
这不是真正的亲密,而是单方面要求别人提供亲密的感觉。很多父母本身没能力建立亲密关系,却默认自己的孩子一定和自己亲密,然后强制向孩子索取。实际上父母和孩子也像夫妻一样,并不是随便两个人进入关系就一定是亲密关系,应该允许不合的人彼此分离。未来应该通过社会服务来替代家庭角色提供情感支持,不仅是当事人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而应该在孩子宣布和父母不存在亲密关系时,由社会指定公共服务来代替孩子倾听和陪伴父母,并收费。否则夫妻能离婚,孩子却永远要扮演亲人,就很不公平。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让你更难过的可能是你的内疚感(你觉得自己不够好,你觉得自己伤害了妈妈),所以第二天你要弥补(自己的过错)
: 你说毫无准备,是因为你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情,没把妈妈的需要始终放在心头。当你突然听到妈妈提要求时,你是被打扰了的。但你们过去的相处经验,让你相信你的冷淡、不耐烦会伤害到妈妈,令你内疚
: 感觉你和妈妈相处的模式挺典型的,父母跟孩子足够亲密(亲密当然是好的),保持亲密的非常好用的办法就是在孩子心里种下“内疚”的种子(这个方法也让孩子很有负担感,很心累)
: ...................
--
FROM 115.171.21.*
嗯
但妈妈是希望跟你一直很紧密的,她觉得你能分担,甚至是那些你觉得并不擅长的事情
如果你拒绝了她,就可能伤害了她
你们的关系看起来是不对等的
【 在 s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希望,有代沟,分担不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24.64.127.*
心理上的亲密与分离,是当事人在心理上就有可能做到的,不一定要由外力来约束
很多孩子的分离过程被打断或被压制,原因很多,不见得是父母单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双方共同的选择
但无论怎样,心理上被打断的进程,是有可能重启的。要看当事人的意愿和动力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真正的亲密,而是单方面要求别人提供亲密的感觉。很多父母本身没能力建立亲密关系,却默认自己的孩子一定和自己亲密,然后强制向孩子索取。实际上父母和孩子也像夫妻一样,并不是随便两个人进入关系就一定是亲密关系,应该允许不合的人彼此分离。未来应该通过社会服务来替代家庭角色提供情感支持,不仅是当事人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而应该在孩子宣布和父母不存在亲密关系时,由社会指定公共服务来代替孩子倾听和陪伴父母,并收费。否则夫妻能离婚,孩子却永远要扮演亲人,就很不公平。
--
FROM 124.64.127.*
父母不体谅吧,我觉得我肯定是晚上再给孩子打电话吧,
除了紧急的事情,唠嗑微信说一下,
【 在 s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是在我工作时间打电话过来,说的事情不是让给亲戚家小孩找工作,就是给亲戚借钱或买东西,要不就是各种诉苦,我真的很不想听,很多事情也是我能力范围外的,更何况我自己的生活也一团糟,可是每次拒绝后,我心里也很难过,我真希望没有接到他们的电话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12.1.186.*
孩子的反应也会助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不体谅,孩子拒绝了却要率先"改错",父母也会觉得他们的做法没问题,意识不到需要体谅孩子
【 在 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不体谅吧,我觉得我肯定是晚上再给孩子打电话吧,
:
: 除了紧急的事情,唠嗑微信说一下,
: ...................
--
FROM 124.64.127.*
楼主想不听母亲诉苦就很难分离,即便他本身足够独立,但如果拒接电话肯定难免内疚,因为作为儿女有关心父母的责任,如果接听电话则难免让自己受到损失,就像我们在大街上被人拦路诉苦,肯定是一种打扰。如果在实质关系上,孩子和父母像路人一样陌生,甚至彼此厌恶,但因为社会角色又彼此维持一种亲密的往来,这对双方都是消耗。我认为目前人类文明限定亲子之间应该存在某种质量的情感就是一种不现实的妄想,实际上父母和孩子像任何两个人一样可能合得来也可能合不来。养育关系和共同生活的经历都不能保证两个人一定相亲相爱或彼此理解,应该诚实地承认这一点并成为公共知识。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理上的亲密与分离,是当事人在心理上就有可能做到的,不一定要由外力来约束
: 很多孩子的分离过程被打断或被压制,原因很多,不见得是父母单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双方共同的选择
: 但无论怎样,心理上被打断的进程,是有可能重启的。要看当事人的意愿和动力
--
FROM 115.171.21.*
不用难过
果断“装没看见”就是
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在 s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是在我工作时间打电话过来,说的事情不是让给亲戚家小孩找工作,就是给亲戚借钱或买东西,要不就是各种诉苦,我真的很不想听,很多事情也是我能力范围外的,更何况我自己的生活也一团糟,可是每次拒绝后,我心里也很难过,我真希望没有接到他们的电话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36.106.200.*
亲子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既有很深的情感关联,又有很大程度合不来的部分的。困扰人们的正是并不容易把这两个部分清爽地区分开,往往想要承认合不来的时候,就感觉好像在否定情感的部分。就像那个比喻“倒洗澡水也把洗澡的孩子倒掉了”,为了留住孩子,也就不能倒洗澡水了。
这种区分的困难常常跟心理发展尤其是分离个体化的发展进程有关的。我想你说的是对的,能做到你说的这样子,也是心理功能充分发展之后的结果了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想不听母亲诉苦就很难分离,即便他本身足够独立,但如果拒接电话肯定难免内疚,因为作为儿女有关心父母的责任,如果接听电话则难免让自己受到损失,就像我们在大街上被人拦路诉苦,肯定是一种打扰。如果在实质关系上,孩子和父母像路人一样陌生,甚至彼此厌恶,但因为社会角色又彼此维持一种亲密的往来,这对双方都是消耗。我认为目前人类文明限定亲子之间应该存在某种质量的情感就是一种不现实的妄想,实际上父母和孩子像任何两个人一样可能合得来也可能合不来。养育关系和共同生活的经历都不能保证两个人一定相亲相爱或彼此理解,应该诚实地承认这一点并成为公共知识。
--
修改:psycholo FROM 124.64.127.*
FROM 124.6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