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楼主derceres
收藏2021-1-25 15:29
本帖最后由 derceres 于 2021-1-26 10:20 编辑
利维坦按:
一方面,现代医学早已证实人体内生物钟的存在。随着每天的日升日落,我们身体的激素分泌情况也会发生周期性的节律变化。而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抑郁症的生理基础也有了一定认知(这也是所有精神类药物的原理基础),通过医疗手段对抑郁症患者的身体进行人为干涉与心理治疗相辅相成。本文所提出的“清醒/唤醒疗法”希望能通过睡眠剥夺来调整患者的生物钟节律,从而影响大脑中的激素分泌。虽然还在研究阶段,但也许是条路子。
我身边有不少抑郁症者(有两位已意外离世),真心希望他们能够看到本文,并对他们有所帮助。也祝愿他们都早日康复。
安吉丽娜有点奇怪。第一个表现就是她的手。当她用意大利语和护士聊天时,她会用手在空中比比划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吉丽娜变得越来越活跃,我注意到她的声音中似乎流淌着一种音乐。我敢肯定她之前不是这样的。她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变得柔和了,她嘴唇抿动又伸展,还有她眼角的皱纹,都在告诉我她的精神状态,就像一个靠谱的翻译一样。
安吉丽娜越来越活跃,但我却越来越疲倦。凌晨两点,我们坐在米兰精神病院灯火通明的厨房里,吃着意面。我的头隐隐作痛,总是神游太空,但安吉丽娜至少还要17个小时后才会上床休息,所以我要熬一个漫漫长夜。
我给我自己加油打气。为了防止我怀疑她的决心,安吉丽娜摘下眼镜,直视着我,用拇指和食指拉开她眼睛周围布满皱纹、灰白色的皮肤。她睁大眼睛地说道:“睁开眼睛。”(译者注:此处原文为意大利语)
安吉丽娜需要连续三晚保持清醒状态,而这是第二晚。
在过去的两年里,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安吉丽娜一直饱受严重抑郁的折磨。熬夜听上去似乎是她最不需要的东西了。但安吉丽娜和她的医生们希望,这正是拯救她的药方。
20年来,米兰圣拉斐尔医院(San Raffaele Hospital)精神病学和临床精神生物学部门负责人弗朗西斯科·贝内德蒂(Francesco Benedetti)一直在研究所谓的清醒疗法,结合强光照射和锂盐。当抑郁药不再发挥作用的时候,这种疗法可以作为替代疗法。紧接着,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精神科医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在他们自己的诊所研究出了它的各种衍生疗法。这些“生物钟疗法”(chronotherapies)似乎是通过重启生物钟来起到作用的。以此,医生们也对抑郁症的潜在病理以及睡眠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贝内德蒂说:“睡眠剥夺对健康人和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是相反的。如果你身体健康却不睡觉,你就会感到心情不好。但如果你感到抑郁,剥夺睡眠可以促进情绪和认知能力的即时改善。“但是,贝内代蒂也补充了这个疗法的代价——一旦你上床睡觉,补上失去的睡眠,抑郁复发的几率将达到95%。
1959年,德国的一份报告首次公布了睡眠缺失有治疗抑郁作用的就观点。这吸引了德国图宾根(Tübingen)一位年轻研究员伯克哈德·弗拉格(Burkhard Pflug)的注意力。20世纪70年代,他在其博士论文和随后的研究中继续研究了这一效应,并开展相关实验,系统性地剥夺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最后证明,熬夜一晚就能让患者们摆脱抑郁。
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名年轻的精神病学家,贝内德蒂开始对这一发现感兴趣。那时,百忧解(译者注:Prozac,即氟西汀,是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常用药物)在几年前刚刚问世,为抑郁症治疗带来了一场革命。但这类药物很少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身上进行试验。痛苦的经验告诉贝内德蒂,无论何种抗抑郁药都对双相抑郁症患者收效甚微。
病人们迫切需要替代疗法,而贝内德蒂的导师恩里科·斯迈拉尔迪(Enrico Smeraldi)则想出了一个妙计。在阅读了一些关于清醒疗法的早期论文后,他在自己的病人身上验证了这些理论,并取得了积极的结果。贝内德蒂说:“我们知道清醒疗法成功了。一些有可怕病史的病人很快就康复了。我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他们保持这样良好的预后。”
于是,他和同事们继续从文献中寻找灵感。少数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锂元素可能会延长睡眠剥夺的治疗效果。他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服用锂盐的病人在三个月后进行复诊时,约有65%的患者对睡眠剥夺表现出持续的反馈,相比之下,未服用锂盐的病人中只有10%表现出持续的反馈。
但是,即使是短暂的瞌睡也会破坏治疗的效果。所以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方法让病人在夜间保持清醒,并从航空医学(译者注:Aviation medicine,亦称为飞航医学或航天医学,是一门预防医学和职业医学,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或患者是飞行员,机组人员及宇宙飞行员)中获得灵感。在航空医学中,明亮的光线被用来保持飞行员的警惕性。这也延长了睡眠不足的效果,其有效程度与锂相似。
“我们决定为患者提供整套方案,效果非常出色。”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已经开始常规地对患者进行三重生物钟疗法:睡眠剥夺、锂和光照。每两周进行一次睡眠剥夺,每天早上30分钟的强光照射则会持续两周。这个方案他们一直沿用至今。
贝内德蒂说:“我们可以认为这不是剥夺人们的睡眠,而是将睡眠周期的周期从24小时修改或扩大到48小时。人们每隔两晚就会上床睡觉,但当他们上床睡觉时,他们可以睡多久就睡多久。”
圣拉斐尔医院于1996年首次引入三重生物钟疗法。自那时以来,该医院已经治疗了近千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中许多人对抗抑郁药物没有反应。结果显而易见:根据最新数据,70%的耐药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第一周内对三重生物钟疗法产生反应,55%的患者在一个月后抑郁症状得到持续缓解。
抗抑郁药,如果有效的话,需要起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见效,而且会增加自杀的风险。与此同时,生物钟疗法通常会立即并持续地减轻自杀的念头,而代价只是一夜无眠。
30年前,安吉丽娜第一次被诊断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当时她已经快40岁了。诊断出来之前,她经历了一段非常高压的时期:她的丈夫因为工作被告上法庭。他们担心没有足够的钱来养活自己和孩子。安吉丽娜陷入了将近三年的抑郁。从那以后,她的情绪时有波动,但多半是情绪低落。她服用了大量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抗焦虑药和安眠药。她不喜欢这些药物,因为它们让她觉得自己像个病人,尽管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病人。
她说,如果我三天前遇到她,我可能认不出她来。那时,她什么都不想做,不洗头,也不化妆,还一身臭味。她对未来也感到非常悲观。熬了一晚夜,她感觉更有活力,但在她恢复睡眠后,这种情况又消失了。即便如此,今天的她起码有足够的动力来迎接我。甚至还为此去了理发店换了新的发型。面对我对她外貌的称赞,她拍了拍刚染好的金发,喜上眉梢。
(C) Eva Bee
凌晨3点,我们到了光疗室。进入这里,就像踏进了正午时分的大街上一样,明亮的阳光从头顶的天窗倾泻进来,落在靠墙一字排开的5张扶手椅上。当然,这是一种错觉。蓝天和灿烂的阳光不过是彩色塑料和非常明亮的灯光。但这种效果还是令人兴奋且清醒。“正午时分”坐在太阳椅上的我,唯一感受不到的只有“阳光”的热量。
7个小时前,当我在翻译的帮助下采访她时,安吉丽娜面无表情地回答问题。现在,凌晨3点20分,她面带微笑,甚至开始用英语与我交谈,但她曾声称自己并不会说英语。黎明时分,安吉丽娜告诉我她正在写的家族史,这是她曾经中断但很想再继续再做的东西,她还邀请我去她西西里的家玩。
熬夜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带来这样的转变?
要揭秘这个机制并不容易:我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抑郁症的本质或睡眠的功能,而这两者都涉及大脑的多个区域。但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眉目。
抑郁症患者在睡眠和清醒时的大脑活动与健康人不同。白天,昼夜节律系统(译者注:我们体内的24小时生物钟)发出的唤醒信号有助于我们从睡眠中醒来,而在晚上,这些信号被促进睡眠的信号所取代。我们的脑细胞也有自己的工作节奏,在清醒时,它们对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兴奋,而这种兴奋性在我们睡觉时消退。但在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身上,这些波动似乎被抑制,或者根本不存在。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81883/)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81772/)
抑郁症还与激素分泌和体温的日常节律改变有关。病情越严重,受干扰的程度就越大。与睡眠信号一样,这些节律也是由身体的昼夜系统驱动的,而昼夜系统本身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所驱动。
这些蛋白质由“时钟基因”编码,在一天中以一种有节奏的模式表达。它们驱动着数百种不同的细胞过程,使它们能够相互保持一致,同时开启和关闭。昼夜节律钟在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包括你的脑细胞中滴答作响。它们由大脑的一个被称为上脑核区域统一协调,而这一区域对光线十分敏感。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12129/)
瑞典哥德堡格雷斯卡(Sahlgrenska)大学附属医院的精神病学家斯坦·林姆森(Steinn Steingrimsson)表示:“当人们严重抑郁时,他们的昼夜节律往往非常平缓,他们体内的褪黑素并不会像常人在夜间分泌增加,同时皮质醇水平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不是在入夜后下降。”这位精神病学家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唤醒疗法的试验。
从抑郁中恢复与这些周期的正常化有关。贝内德蒂说:“我认为抑郁症可能是大脑中昼夜节律和内环境平衡紊乱的结果之一。当我们剥夺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时,我们就恢复了这个循环过程。”
2#derceres
2021-1-25 15:32
https://mp.weixin.qq.com/s/zIrViYfYFwPZp0vuF52y2A
评论也挺有意思的
3#马猴肥宅
2021-1-25 16:18
看得一头雾水……这能有用吗,总感觉不能起到持续的效果
4#七音骨笛
2021-1-25 17:39
我证明是真的
5#glimering
2021-1-25 17:53
引用: 马猴肥宅 发表于 2021-1-25 01:18
看得一头雾水……这能有用吗,总感觉不能起到持续的效果
我的大概理解是这样的:
正常人的昼夜节律就像海浪一浪接一浪,抑郁症患者没有这个浪,更像风平浪静的湖面,这个疗法的作用就是人工造浪。
6#我的头很疼
2021-1-25 18:07
抑郁症真的惨,本身病痛折磨还要被一群傻逼瞎**折磨。来自: iPhone客户端
7#马猴肥宅
2021-1-25 23:56
引用: glimering 发表于 2021-1-25 17:53
我的大概理解是这样的:
正常人的昼夜节律就像海浪一浪接一浪,抑郁症患者没有这个浪,更像风平浪静的湖 ...
感觉还是说不通,而且感觉这个疗法治标不治本
8#nekoeco
2021-1-26 10:07
@活久见 别的也就算了,这种误导了人会出事的帖子不管管?
9#WJetta
2021-1-26 10:13
只需要七个小时就能让一个不会说英语的人开始流利的使用英文交流 还开始写起了自己的家族史
杨教授的治疗仪都不敢这么写功效
10#derceres
2021-1-26 10:21
看微信评论,这个效果还是因人而异的
11#不说话
2021-1-26 11:22
有病就去治疗,去专业得网站,去医院。不要分享你个人经离让我们感同身受,没兴趣
12#amgryn
2021-1-26 11:51
有点像为了防止孩子踢被子所以把腿给打折再打麻药一样。。。
13#矢吹奈子
2021-1-26 12:19
要是我被这么上刑,那我肯定也会表示我超健康百病全消了
—— 来自 HUAWEI RVL-AL09,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2.2.1
14#九耳
2021-1-26 12:50
行行好吧。
15#DFantasy
2021-1-26 13:03
看到替代疗法这四个字。“ 当抑郁药不再发挥作用的时候,这种疗法可以作为替代疗法。” 基本上就是癌症晚期医院都不肯化疗做手术了,让去吃中药碰碰运气?
16#terraner
2021-1-26 13:08
失眠严重而且一直在吃药的表示:
这都放的什么狗屁
— from Sony J9110, Android 10 of S1 Next Goose v2.4.1
17#ztkong
2021-1-26 13:31
但是这治标不治本啊。。。==
18#holdson
2021-1-26 18:37
喷了,这个我想了好久要不要来发帖,没想到已经有相似研究了。
19#derceres
2021-1-26 18:49
引用: holdson 发表于 2021-1-26 18:37
喷了,这个我想了好久要不要来发帖,没想到已经有相似研究了。
守三尸了解一下
20#holdson
2021-1-26 19:40
我有跟这个研究相似的体验:如果前一晚熬夜了,我第二天能够更好地工作。(当然不能连续熬夜,最长也就一周吧,那一周都能获得精神状态的增益,太久的没敢试。)
先说普通情况。我自我意识过强、神经敏感,社恐,白天去工作的时候,夹在人与一排电脑屏幕之间,总会感觉紧张,莫名的焦虑,感觉随时要有人过来找我,或者是有人在看我的屏幕。总归是心神不宁。于是我会尝试在晚上自己一个人干活,这样就好多了,能正常工作和思考了。除此之外,还有意外的发现:如果一直保持大脑运转,熬夜实际上并不累,只需要在第二天早上大概5~7点睡两个小时,第二天白天就会得到一个精神状态的“钝感”增益。
这个增益表现为:①完全不再在意别人的意见或者目光,白天在人群中也能正常地集中精力干自己的活;②自我感觉变好,不再出现无意识的自卑,甚至能在众人面前讲段子;③精神状态稳定,变得自信,立场坚定,能够有理由地提出自己的见解;④基于以上几点,工作效率及行动力都有很好的提高。
实际上,前一天熬夜了,第二天意识是不可能不受到影响的。但是,我能感受到的是:一方面脑子确实累了,是昏沉的,但是另一方面又确实有这个精神状态增益,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
所以到了现在,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熬夜,就是如果第二天有重要会议需要参加,我前一天晚上就会主动熬夜,让自己第二天变得更好些。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大概有个模模糊糊的解释:可能我的负责处理自我周围环境的神经确实比较敏感,熬夜是把它搞累了,没法正常工作了,于是在第二天我就变得比较“钝感”,能够稳定维持自己的人格与精神了。
只是单纯描述症状,比较科学的解释我也没去问
21#隆道.T.高畑
2021-1-26 22:21
引用: derceres 发表于 2021-1-26 10:21
看微信评论,这个效果还是因人而异的
因人而异这四个字通常的意思表达为:“我觉得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啥?对你没用?那不是我的方法有题问题而是你有问题”
22#桐名
2021-1-26 22:35
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弃疗疗法么?
23#xwfdj
2021-1-26 22:41
熬夜会让人变蠢,思维变迟钝。和论坛上一些人描述的抗抑郁药的效果差不多
24#奈奈未喵
2021-1-26 23:54
这一本正经的 我看完觉得就是欧洲杨永信
25#海克托尔
2021-1-27 00:20
傻逼神棍
26#结夜野棠.
2021-1-27 00:51
引用: holdson 发表于 2021-1-26 19:40
我有跟这个研究相似的体验:如果前一晚熬夜了,我第二天能够更好地工作。(当然不能连续熬夜,最长也就一周 ...
长期熬夜对身体很危险的,你这可能只是错觉。还是好好休息吧
27#沙耶的果冻
2021-1-27 01:19
看起来就是: 抑郁会导致自杀,不如熬夜直接快进到猝死,病因就不会算作抑郁了的意思
我也说一句
首页 | 登录 | 注册
标准版 | 触屏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C) Comsenz Inc.
--
FROM 106.12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