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接纳不是形式上的,不是说看见孩子不学习,我不管了,随他,但是心里非常
不舒服,这不叫接纳。
接纳是心理上的,就是再看到孩子不学习的行为,心理学总讲不贴标签了。佛理
上讲,不起分别心了。
但是没有人说,这个不贴标签和不起分别心后面,需要的是智慧的支持。
为啥不贴标签,为啥不起分别心了,就需要你对孩子这个行为有非常可观和全面
的认识。这个行为可能是孩子对现在苛刻的教育环境最后的一点自我保护,没有
这点保护,他们可能健康和生命都无法保证了。有这么一点点认识,心理就可能
对他升起一丝丝的怜悯之心,而不再是嗔恨。慈悲之心一起,就容易接纳了。
【 在 nene (毛毛球)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指望和你期待 与孩子的教育,原理上没有正比例关系。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
: 但是不是说父母什么都不做。
: 到底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所有的咨询都不可能具体说清楚。
: ...................
--
FROM 111.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