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看下来会觉得有点窒息,你太不容易了,抱抱你
你遇到的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状况,虽然生活中像你妈妈这样的情况满常见,但的确带给身边的人很多痛苦,看起来也很难解决
并且,因为总有抱怨的出口,他们并不觉得无法忍受内心的折磨,也很难劝解他们去求助专业人士
显而易见,他们反复反复反复在说同一类的事情,是因为在那些事情里他们体验到的感受,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为了倾诉,他们可以牺牲掉与别人的其他关系。就像你的妈妈,哪怕只有一分钟通话,也要讲对她最重要的东西。她无法享受跟女儿的天伦之乐,无法与亲人在她的感受之外互动
你妈妈反复反复说她的命不好,她其实说得很对,“命”看起来更像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意味着她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得到珍爱、重视,是一个不太好的“命”
(成年后嫁了一个不满意的丈夫,可以说成是“运”不够好)
生命早期的匮乏,使得他们一生都在寻求无条件的爱和重视,那个匮乏感是如此空洞,以至于特别难以填满
要治愈他们,是个技术活儿
作为中国家庭的子女,要从父母的抱怨中脱开身是极其不容易的,因为家庭文化中有太多无法分开的东西了
既有现实上的,更有心理上的
比如,躲开,意味着承担巨大的内疚;说重一点,要承担道德上的谴责和自责
哪怕你已经如此惴惴不安,你也很难做到五一不回家
所以你问如何应对,如果从根本上说,当然是与父母在心理上分离(与父母的分离是很大部分成年人的心理议题)
分离的感受,你和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在心理上会理直气壮觉得妈妈作为成年人,既应该、也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事实上也是的,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爱抱怨的妈妈其实是很有力量的,并不是她所展示的那样无助无力),如果她的抱怨打扰了你,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拒绝,但在拒绝她越过边界的要求后,同时可以仍然爱她、照顾她、帮助她
但与父母的心理分离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先从治标开始,你可以尝试着做这些事情:
1、稳定自己的心神。可能有时候抱怨带给你的感受,就像一株小草遭遇了狂风暴雨。所以要让自己从小草变成大树。很简单,每天抽五分钟时间,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想象大树正在向下扎根,一直向下扎根,一直向下扎根。大树的根系如此发达,帮助大树牢牢地立在大地上。想象微风吹来,再想象大风吹来,最后是狂风暴雨袭来,在这些时候,是你刚才想象的、很清晰的那些发达的树根,帮你这棵大树屹立不倒;狂风越大,根系的力量就越大。
2、听到妈妈抱怨的同时,进入想象的大树遭遇狂风暴雨的状态。大树在狂风暴雨面前,不会试图劝解,只会随风摇摆,但根是不会摇晃的。你只要听着她说就好了,随口应和,就像树枝随风摇摆一样。
3、如果你的大树已足够稳定,那么可以尝试着听听狂风里的悲鸣之音,听听妈妈讲述的事情背后她心里的委屈、不甘、痛苦和无助(她讲述的事实可能是扭曲的,但感受是真实的),体会她内心的折磨,陪着她在那个折磨的感受里,别让她孤单一个人
4、可能对于足够稳定的大树来说,狂风有时候也只是微风。当你心有余力的时候,尝试着把她当成一个小婴儿,只要哄着、无条件疼她、爱她,经常的皮肤接触、搂抱她,主动关心她,像养育孩子那样。
当然这些都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做不到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先保护好自己
用你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
【 在 originattrip 的大作中提到: 】
: 求关注,我也想到了,但方式让我很受伤。可能是我的问题,我做不到不走心
: :
--
修改:psycholo FROM 183.0.151.*
FROM 183.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