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的很准确,很到位。
谢谢!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很小的时候,不能选择周围的人和环境,只能适应,这是生物本能的一种。为了生存(生物最大的利益),必须适应周围的人和环境,以抵御内在与生俱来的被抛弃的死亡焦虑
: 越是早期的适应模式越顽固、难以撼动,因为包含着最底层的防御。随着长大,自己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可以选择周围的人和环境,人会发生很多改变。但早期的顽固的、底层的模式通常很不容易变化,要付出绝大的注意的努力才有可能慢慢调整。在他们没有得到理解、关注、鼓励和支持之前,他们的动力和防御都是牢牢地守住自己赖以生存的模式
: 因为自我的匮乏,自我内在的情感荒芜,他们很可能缺乏真情实感,使用习得的刻板教条的规则与他人相处,也很经常无意识模仿他们的父母。他们自顾不暇,很难分出精力来真诚地关注他人。他们是受害者,常常也是加害者。因为对内没有控制感,他们向外施加控制,方式多种多样,可能是直接控制,也可能是讨好,也可能是自虐,还可能是自恋,以及有的人使用性欲化,有的人表现得戏剧化(drama)。总之,与他们捍卫心理上的生与死界限的强大力量相对抗,他人常常会感到无力
: ...................
--
FROM 120.22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