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描述,感觉孩子的情绪似乎有点奇怪,可能在她的内在世界里发生了什么,父母给予安抚,但似乎安抚也并不能真的帮助到她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你给她设定底线的做法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孩子通过无边蔓延的情绪来表达需要,但事实上似乎无论父母怎样响应,她都感觉没有得到想要的满足,那就没必要放任情绪蔓延,要给予适时的中止;另一方面父母也有承受的限度,重要的是让父母能在限度内应对,而不是趋于崩溃,这样孩子才有机会真的得到帮助
我分享两个心理治疗领域的著名的概念,一个叫“容器”,一个是“不含敌意的坚决”
父母作为孩子心智发展的容器,大体上说,父母容纳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消化她自己难以消化的情绪,再以她能容纳的方式返还给她。就像孩子哭闹,父母耐心地反馈看到了她的表达,以一种温和和有爱的态度展示给她那些令她崩溃的事情不算什么、有爸爸妈妈支持她,就是帮助孩子容纳、消化和返还(一种不那么难以消化的感受)的过程。容器提供了稳定、承托的空间,同时,容器也提供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边界。孩子的崩溃,也要在父母那里适度地被遏制,才让孩子有机会以其他方式体会和处理自己的感受。所以,适时适度地给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设定底线,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本身就是很必要的
不含敌意的坚决,是说在设定底线的时候,父母把设定底线看做必要的、但不是惩罚性或报复性的(带有敌意的)方式,同时要稳定和坚决,不能随着孩子的哭闹冲击而放弃或轻易调整。这个原则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益
另一方面,看得出来孩子的内心世界显然正在遭受一些冲击,可能我们很难确证那些冲击到底是什么,但毫无疑问要给予安抚和支持。
难点在于,当父母不知道孩子内在发生了什么,可能就很难预判或容易地理解到孩子通过情绪想要表达什么,在茫然的状态下反复受到孩子行为的冲击,难免觉得困惑、委屈、愤怒、自责、崩溃。因为应对有问题的情绪表达是需要专业训练的,对普通父母来讲是个难题,所以我这里提供一个思路供你参考:在应对孩子的情绪时,并不急于去反思和自责,也不需要向孩子解释你的所作所为——需要做的是对于感到奇怪的地方保持好奇。
我举两个例子,1、孩子跟姥姥回家后主动道歉,随后跟妈妈冲突。这个地方就是很奇怪的,孩子怎么突然从主动认错的乖乖宝,变成了不可理喻的小婴儿?如果保持这个好奇,就会发现,孩子可能是在自己内心里制造了妈妈的坏的态度,并且信以为真,真的觉得妈妈就是那样对她的,她的委屈是真实的。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放开被无理取闹的愤怒感,去感受孩子实实在在的委屈感,或许会温和地说,“宝贝,你觉得妈妈对你态度不好了,你能跟妈妈说说吗,妈妈态度怎么不好了?”孩子可能会说一大堆并不存在的证据,这时候当然也不要去解释,而是继续问孩子“你觉得妈妈那样对你,所以宝贝好委屈,是不是”,孩子可能会哭诉很久,但她的委屈是被妈妈容纳了,也就可能释放掉了。
2、周六哭过之后孩子说头疼,妈妈给解释后,孩子炸了。这也是奇怪的地方,怎么突然就炸了呢?保持好奇,体会下孩子真实的愤怒感,温和关切地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妈妈这样说让你这么生气啊,能跟妈妈详细说说吗?”“妈妈这样说让宝贝觉得很委屈,宝贝希望妈妈那样说,但妈妈没有那样说,所以宝贝很生气,是不是”。
总之,在孩子情绪冲着自己来的时候,别急着生气上火,试试把自己抽身事外,因为看起来多半孩子的控诉都是她自己内在制造的(“编”的),跟她解释和讲理是讲不清楚的。孩子心智发展如此,她并不是故意的,孩子确确实实感觉到那些内容的折磨。所以要求父母做个稳定的容器,先容纳那些对孩子来说可怕的情绪。当然,如果这样努力也安抚不了孩子,或者父母感觉要受不了了,那也不必强行容纳,就跟孩子及时“叫停”(“差不多就行了”),让大家都有时间自行缓和和恢复一下元气
回过头来再看看上面的例子中,孩子内心可能发生了什么。比如,孩子说好了回家写作业吃饭,可看见姥姥还是跑了,回家后主动认错。这里面首先有一个打破承诺、挑衅妈妈的意味,但她内心里知道妈妈会生气,她是害怕的,所以回家先认错(以避免妈妈的惩罚)。妈妈原谅她了,这时候她的害怕没有了,但最初想要挑衅妈妈的愿望呢?似乎并没有被妈妈接收到。所以她开始被动攻击(磨叽),并在内心里制造了一个妈妈生气的情境,并对妈妈的生气表达强烈的情绪。
这一段里面,主观上,孩子可能是对妈妈的要求、约束不满意,通过主动挑衅的方式表达;预期中,妈妈应该会生气(让妈妈生气是她的愿望),但妈妈原谅了,她的目的没达到,所以继续被动挑衅,并对想象出来的妈妈的生气表达攻击(对妈妈的生气很不满)。客观上,孩子的行为的确激起了妈妈的情绪,让妈妈以孩子熟悉的方式响应她,让她得以在熟悉安全的情境中发泄不满。但这种发泄如果没有被消化和返还,对于孩子来说意义不大,她可能在经历“挑衅-(害怕)-冲突-发泄-内疚-不满-挑衅”的循环,走不出这个循环。这可能就是孩子一次又一次反复哭闹的原因。
所以对父母来说,现阶段有两类任务,其一是应对孩子的“异常”情绪行为,这个任务并不容易,需要父母首先放下自己被冲击的愤怒感,去容纳和帮助消化孩子的情绪;其二是帮助孩子发展正常的心智功能,似乎如你所反思的,父母的焦虑、急躁导致的不够宽容、批评偏多,可能会让孩子叛逆,叛逆期的“异常”是个信号,提示父母可能在之后的养育做一些调整
换个视角来看,七岁的孩子能跟父母如此激烈地表达“异常”,她没有采用压抑和疏离的方式处理内在的感受,也证明了孩子跟父母关系的亲密、安全。孩子不同意找专业人士也是如此,相比之下,她可能更信任爸爸妈妈,也更期待爸爸妈妈给她理解和支持。这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心理资源
【 在 jiali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就是这样啊,她自己总曲解我们的意思。比如昨天放学,外面玩了两个多小时,说好回家做一页练习册就吃饭的,结果楼下碰见姥姥,就跑了,于是我自己回家了。过了一会儿跟姥姥一起回来了,跟我说她错了因为答应好的没做到。我说你能意识到并主动道歉就很好。那赶紧脱衣服洗手吧。然后她可能看我没生气,就又开始墨迹,穿着外套外裤在沙发上面玩。过一分钟我看见她还没脱衣服,我就提醒她说,宝贝赶紧脱衣服洗手啊。她马上就不干了,委屈的哭,指责我说,妈妈,我就把这个本子从兜里掏出来,你为什么又那样的态度?说实话我压根都没注意到她掏个本子出来,怎么会批评她掏本子?而她就一口咬定我是因为她掏本子批评她。然后大哭。我解释,她不听,我不说话,她追问我为什么不说话。我想去别屋冷静一下,她追着我哭,倒在地上痛哭,没完没了
: 周六也是这样,爸爸带她背诗,有个字音总是读错,爸爸完全没有凶,就说来我们再背一遍,她背了一遍,但是这次发音是在对和错的两个音中间。她说她背对了,爸爸不同意,她就又哭了。我说来咱们不哭,可能爸爸没听清,这句再说一次让妈妈听听对不对。她说了一次,我们夸了她,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然后过了一会儿她说她头疼,我说这个正常,哭过之后难免有点头疼。妈妈这两天没睡好也有点头疼。她就又炸了,说我的意思是她搞得我没有睡好。可是其实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啊。她就不停的怪我,说我为什么要说那句话
: 而且我发现我对她耐心,对她态度好,她就得寸进尺。因为周六她大哭,我哄了半天不好使,不顺坡下,我就平静的说,xx,差不多就行了,你马上七岁了,有什么事可以好好说。她就指责我对她态度不够好,说我不耐心,继续大哭,情绪无法控制,继而发展到说我和她爸爸讨厌她,说讨厌我们,还朝我扔拖鞋。我都忍了。但是我现在想想,我当时不应该忍她冲我扔拖鞋,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越忍她越过分,不断的挑战底线。而且她明明知道我们最爱她,家里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走我们的爱,全家人每天就是围着她转,还这么说感觉就是故意说反话。老人平时很宠她的,都气到了,不想哄她。那天她断断续续哭了三个半小时,就是稍微好点儿,然后不一定哪句话,或者哪件事儿,就又开始哭闹,搅得全家鸡犬不宁
: ...................
--
FROM 124.6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