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育帅当年对刘亚楼还是很倚重的吗?
罗哪里有这个能力呀,军队轮不到他插手
解放后,除了太祖不说,开始5号掌军,后来是彭总掌军,在军队说一不二,连太祖都要妥协,已经是常委的林在军队发言权也不如彭。彭之后,就是林,贺,罗大将,叶,林在军队实力比彭差多了,连军委秘书长都不能用自己人。
罗就是仗着太祖嫡系,在山东赶跑了朱,徐,陈光等人,把别人的功劳站了,他不会打仗,就这一条就决定了,徐,陈在,他没法做军事一把手。
在东北,更不用说了,大部分时间在养病,还去苏联养病,东北主要是林的功劳最大,站80%,其他人分20%
他有啥威望管军队,谁能服气他
【 在 john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荣桓解放后因为严重的身体原因,没有承担毛希望他承担的更重要的工作,更主要的还是起到代毛掌军的作用。
: 没有罗荣桓的能力,威望,更重要的是公认的公心,军队在头十年也不会那么安静。(军衔评定,解放后军头们和地方军地矛盾中对于军方的压制,对于刘宗敏们的处罚,除了罗,其他人都不合适)。谭政接手总政主任后,又必须身体已经崩盘的罗回总政救驾就是明证。林插手军队,和毛起芥蒂的标志是总政阎王殿事件(试想如果罗在,林不可能整肖华整成那样)
: 如果罗在,毛在军队上就是放心的。总政必须是自己人,而这个自己人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毛唯一信任的就是罗。谭政,赖传珠,肖华都和罗有及其亲密的关联。
: ...................
--
FROM 223.98.160.*
的确,在东北时罗荣桓从1946年7月去苏联治病,1947年6月才回国,这段时期正好是东野从最艰苦的时候到转入战略性反攻的重要时期。
至于建国后,小矛盾大家互相顾着面子关系,不用罗荣桓就能搞定,大矛盾比如高饶事件、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59年庐山会议、60年代谭政被批倒等也没见罗荣桓起啥积极作用,期望他不早逝而不出913事件那是空想了。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哪里有这个能力呀,军队轮不到他插手
: 解放后,除了太祖不说,开始5号掌军,后来是彭总掌军,在军队说一不二,连太祖都要妥协,已经是常委的林在军队发言权也不如彭。彭之后,就是林,贺,罗大将,叶,林在军队实力比彭差多了,连军委秘书长都不能用自己人。
: 罗就是仗着太祖嫡系,在山东赶跑了朱,徐,陈光等人,把别人的功劳站了,他不会打仗,就这一条就决定了,徐,陈在,他没法做军事一把手。
: ...................
--
FROM 114.214.202.*
刘亚楼虚报空军战绩,估计是从林弥一郎那帮人那里学来的。
【 在 co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育帅当年对刘亚楼还是很倚重的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an 13 18:10:49 2021), 站内
:
: --来自微水木3.5.10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newsmth.net·[FROM: 124.64.18.*]
--
FROM 59.51.122.*
陈光去一野应该最稳妥,安心打仗就行,这样最适合他,彭总也不会给他误会的机会,后面至少授衔没问题,跟自焚比庐山受连累之类也都不算啥了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光留山东至少能混个兵团司令。几大野战军,实力最强,最难混的就是四野,四野战将太多,想混成兵团司令太难了。肖劲光,一开始的副总司令,程子华,一开始的吉热疗党政军一把手,刘亚楼,四野参谋长,兵团司令只有邓华是从纵队司令提的。
: 其他野战军就好混多了,陈光的性格,在华北不行,去一野,三野估计比较好,最好混的就是三野,陈光在三野妥妥的兵团司令,也有可能搞个华东副司令或者代司令
: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陈光可惜了,不知道留在山东跟着性格豪爽比较会团结人的陈帅混是否会比东北要好一些。
--
FROM 113.247.61.*
扯,光西府一次败仗就足够让他和老彭撕了,西野不仅要打胜仗还要搞物资和保护昆仑纵队,难度系数比其它几个战区难太多了。陈光这种喜欢自作主张的打法绝对会和老彭发生激烈冲突的。
【 在 for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光去一野应该最稳妥,安心打仗就行,这样最适合他,彭总也不会给他误会的机会,后面至少授衔没问题,跟自焚比庐山受连累之类也都不算啥了
--
修改:bhima FROM 111.9.104.*
FROM 111.9.104.*
不是说某次林生气抽皮带揍叶主任,周围工作人员没人敢劝,只有刘跑过去把盛怒中的林拦了下来,
关系不是一般的铁。
【 在 chinese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一直是彪哥的铁杆部下,苏联休养又在一起,应该算是彪哥最信任的下属,吴胖子自传里也提过多次。
:
--
FROM 125.33.198.*
能打仗的不见得能够治理地方啊。很多高级将领,大字不识一箩筐,打仗都是猛将虎将,去治理地方搞不好
能被旧时代留下的旧官吏旧警察旧职员玩死。
【 在 w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看解放后的这些省委书记,好多解放前存在感都不强,河南张玺吴芝甫,河北刘子厚,陕西张德生,甘肃张仲良,黑龙江潘复生,陕西陶鲁茄,湖北王任重,湖南张平化,山东舒同谭启龙
: 很多解放前战功很大的老军事干部却职位不高
--
FROM 125.33.198.*
既然中央是这么看低陈光,就应该他回到延安就开批判帮助会,提高他的认识,而不是表面上对他很客气,让他和贺龙住一起,然后七大开会时给他好好解释,再派去东北任重任。如果七大开会时就给他好好批评,也不派去东北给人以希望,他后来的心理落差不会那么大。
派去东北后,又临时改派林领军,然后林又是不苟言笑,话语不多的人,没给陈好好作工作,疏导疏导,导致陈一辈子嫉恨这件事,怪错了人。其实中央一开始明说,说他能力不行,跟不上时代,应该处在合适的地位,不让他一开始就报以希望,后面不会那么惨烈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光没看不起罗荣桓,罗荣桓也能团结陈光,但最终的结局还是陈光回延安,罗军区司令员政委,115师代师长政委。这可以看出中央对陈光在山东所发挥作用的认识。
: 在东北和林,亦然;在广州和叶亦然,在延安和毛亦然。
: 林对他的批评一点都没错,居功自傲。
: ...................
--
FROM 39.144.0.*
元帅大都是革命前干一线工作的,大将很多要在红军时期干一线工作,负伤伤病很多,解放后也没闲着,养不了老,不长寿很正常
【 在 yafo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90岁岁左右的,元帅好几个,大奖一个都没有。某种意义上说,元帅也代表心性修养更高
--
FROM 39.144.0.*
不是中央让陈光和贺龙住一起的,
陈光回到延安,没有什么职务,没啥事情做,他就喜欢跟贺老总一起打牌,有时还睡在一起
林总劝过陈光,你不要总是玩,不要跟贺一起玩,咱们是一伙的,你平时要多看书,多学习,
陈光不听。
中央从来没有派陈光去东北指挥军事,
中央派到东北的军事一把手是林总,明确给林总的军事副手是肖劲光
但是林总这个人,非常欣赏陈光,邓华,把他们两个带去了,陈光还问,我去东北做撒,林总说,跟以前一样,你做我的军事副手。那时邓华也是空闲,没啥事
【 在 Deep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中央是这么看低陈光,就应该他回到延安就开批判帮助会,提高他的认识,而不是表面上对他很客气,让他和贺龙住一起,然后七大开会时给他好好解释,再派去东北任重任。如果七大开会时就给他好好批评,也不派去东北给人以希望,他后来的心理落差不会那么大。
: 派去东北后,又临时改派林领军,然后林又是不苟言笑,话语不多的人,没给陈好好作工作,疏导疏导,导致陈一辈子嫉恨这件事,怪错了人。其实中央一开始明说,说他能力不行,跟不上时代,应该处在合适的地位,不让他一开始就报以希望,后面不会那么惨烈
--
FROM 39.6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