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千里挺进大别山,和你听到的不一样的故事
当时东北、西北、山东战场我军都很艰难,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为了威胁武汉南京,让国军回调。不存在再向中央华野汇报。中野本来实力很强,在大别山被蒋桂联手逼得站不稳脚跟,但达到目的了,桂系也是血债累累,李宗仁是在国外呆不住才回来的
--
FROM 120.196.56.*
东北当时已经转入反攻,南北满连成一线,除了打四平没拿下以外,主动权掌握在东野手上。更别说二线兵团逐步加入东野,仅仅47年夏就新建了四个纵队,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当时东北、西北、山东战场我军都很艰难,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为了威胁武汉南京,让国军回调。不存在再向中央华野汇报。中野本来实力
--
FROM 171.93.141.*
当时东北正是四平进攻失利,二线兵团还没组建前,青黄不接。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北当时已经转入反攻,南北满连成一线,除了打四平没拿下以外,主动权掌握在东野手上。更别说二线兵团逐步加入东野,仅仅47年夏就新建了四个纵队,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 当时东北、西北、山东战场我军都很艰难,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为了威胁武汉南京,让国军回调。不存在再向中央华野汇报。中野本来实力
--
FROM 115.197.182.*
进攻四平失利,但东北国军也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东北正是四平进攻失利,二线兵团还没组建前,青黄不接。
--
FROM 114.253.35.*
伤亡最重的也就是两个纵队而已,其它纵队仍然有战斗力,比起千里跃进和七月分兵损失小多了,东野的夏季休整主要是反思得失,否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国军没有乘胜追击收复失地等着东野休整完打回来了,一年前国军可是追得很猛的。能抽调警备部队组建新的纵队恰恰说明根据地已经非常稳了。剿匪和土改基本完成。再苦能比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时候艰苦?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东北正是四平进攻失利,二线兵团还没组建前,青黄不接。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234.*
FROM 139.205.198.*
青黄不接的话七纵到十纵四个纵队是怎么组建的?那可不是靠抓丁抓出来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东北正是四平进攻失利,二线兵团还没组建前,青黄不接。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8.*
FROM 139.205.198.*
那是8月以后开始组建的。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黄不接的话七纵到十纵四个纵队是怎么组建的?那可不是靠抓丁抓出来的。
--
FROM 115.197.182.*
这些部队的底子早就有了,8月底只是下命令而已。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8月以后开始组建的。
--
FROM 139.207.62.*
9月就发动秋季攻势了,新部队只是敲边鼓,主力还是那六个纵队。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8月以后开始组建的。
--
FROM 139.207.62.*
8月组建的八纵九纵九月就参加秋季攻势了,如果都是新兵可能吗?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8月以后开始组建的。
--
FROM 139.2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