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清朝是不是乾隆后 继承人就不放正大光明匾了 咸丰同治都不是吧
--
FROM 112.65.61.*
嘉庆道光两朝你不算了?
【 在 chengyz2013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83.173.197.*
咸丰以后才没有,之前虽然继承人很多時候都已经几乎可以猜得出,但是还是要走这个手续。因为秘密建储制度下皇帝身上的遗诏如果猝死来不及交代导致找不到,这个时候就需要匾额的这份打底。嘉庆死的时候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他自己没有把遗诏放在匾额后面,结果死前由于没有交代遗诏去向,花了很长时间才在一个太监身上找到。
【 在 chengyz2013 (城河提桶)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7.*
FROM 139.205.197.*
道光也不是吧 嘉庆也是早就立为太子 公开的 都不用放匾后了
【 在 DRAGON9 (龙翔九天) 的大作中提到: 】
: 嘉庆道光两朝你不算了?
:
: 【 在 chengyz2013 的大作中提到: 】
:
--
FROM 112.65.61.*
被人换了怎么办?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咸丰以后才没有,之前虽然继承人很多時候都已经几乎可以猜得出,但是还是要走这个手续。因为秘密建储制度下皇帝身上的遗诏如果猝 ...
--
FROM 223.104.4.*
那地方离地几十尺,还要有钥匙才能开,周边还有诸多护卫,以为开箱那么容易?还要模仿皇帝的笔迹修改不被开箱众大臣看出猫腻,这不是扯淡么?别的不说,墨色的一致就做不到。
【 在 gongniu123 (gongniu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人换了怎么办?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7.*
FROM 139.205.197.*
百度一下很难吗?
雍正创立编辑 语音
清朝建立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前朝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制虽可避免兄弟之争,但不能保证选优;太子制则容易引起皇室内部倾轧,骨肉相残。因此,怎样立储、怎样传位,也是皇帝深感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1]
终结编辑 语音
乾隆也曾两次用秘密立储的方法立储。一次是他刚继位不久,选立皇次子永琏为储君,没想到永琏三岁就死了;第二次是1773年,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继位后因君主名讳改名为颙琰)。以后的嘉庆、道光也均以此法立储。到了咸丰时,一方面因国事纷扰,另一方面咸丰仅有一子,所以无须秘密立储。同治、光绪均无子嗣,不需要立储,秘密立储制度遂告终结。 [1]
【 在 chengyz2013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光也不是吧 嘉庆也是早就立为太子 公开的 都不用放匾后了
--
FROM 114.253.37.*
道光是嫡子,于清朝来讲,挺不容易的。
【 在 DRAGON9 的大作中提到: 】
: 百度一下很难吗?
: 雍正创立编辑 语音
: 清朝建立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前朝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制虽可避免兄弟之争,但不能保证选优;太子制则容易引起皇室内部倾轧,骨肉相残。因此,怎样立储、怎样传位,也是皇帝深感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1]
: ...................
--
FROM 101.38.75.*
唯一的嫡子即长子的?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光是嫡子,于清朝来讲,挺不容易的。
--
FROM 114.253.37.*
永琮死后,乾隆就没写个条子放到匾后面去?比如五阿哥。
【 在 DRAGON9 的大作中提到: 】
: 百度一下很难吗?
: 雍正创立编辑 语音
: 清朝建立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前朝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制虽可避免兄弟之争,但不能保证选优;太子制则容易引起皇室内部倾轧,骨肉相残。因此,怎样立储、怎样传位,也是皇帝深感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1]
: ...................
--
FROM 76.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