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来武侯祠对联的历史这么短
一开始知道是清朝人写的,但一直不知道,是上个世纪才写的,已经是清末了
作者赵藩,生于1851年。1901年全省义和团四起,举起了“灭清、剿洋、兴汉”的大旗。1902年,川西数县义和
团聚众数千,与清军激战于成都近郊,击毙清军副将,并一度攻进城内。于是清王朝撤
换了四川总督,另派岑春煊担任。岑春煊入川后,采用高压手段,拼命屠杀义和团。当
年8月,川西义和团首领廖观音、曾阿义遇害,余部转入分散、长期的斗争。此后,小规
模的起义此伏彼起,岑春煊则一律镇压。
当时代理四川盐茶道官职的赵藩,一直对岑春煊的作法有不同见解。赵藩做过岑春煊之
父岑毓英的幕僚,据说还做过岑春煊的塾师,私交甚深。早在岑春煊入川时,赵就劝他
谨慎从事,后来他又在公私场合多次劝谏,但岑春煊都置若罔闻。赵藩看到民心思变,
势不可挡,清王朝已岌岌可危,但他既不能把这种看法对岑春煊和盘托出,又不愿坐视
岑一味蛮干,因此心中郁郁不快。
阴历冬月初,赵藩信步出南门至武侯祠遣闷,被当家道士出纸索字,赵藩略微思索后即
撰书了“能攻心”联,借颂扬诸葛亮,隐喻“后来治蜀”者——岑春煊要认真揣度时势
,不可执意蛮干,否则将铸成大错。临走时,赵藩还一再叮嘱道士尽快刻好悬出。过了
不久岑春煊也到武侯祠游玩,看到这副新刻的对联后反复思忖,有所感触,以后在镇压
问题上有所收敛。赵藩也因此被贬。
赵藩一直到1927年才去世,影响力也算挺大了,蔡锷都是他学生
--
FROM 219.236.121.97
虽然岑春煊逃过了这个对联的预言,但赵尔丰则不折不扣的应验了。岑春煊也是知道自己在蜀中形象不好,在保路发生后拖延不入川反对武力,清政府没奈何让端方去了,结果端方半道就兵变被杀。如果是岑春煊带队被杀的估计就是他了。。。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开始知道是清朝人写的,但一直不知道,是上个世纪才写的,已经是清末了
: 作者赵藩,生于1851年。1901年全省义和团四起,举起了“灭清、剿洋、兴汉”的大旗。1902年,川西数县义和
: 团聚众数千,与清军激战于成都近郊,击毙清军副将,并一度攻进城内。于是清王朝撤
: ...................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7.*
FROM 139.205.197.*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开始知道是清朝人写的,但一直不知道,是上个世纪才写的,已经是清末了
: 作者赵藩,生于1851年。1901年全省义和团四起,举起了“灭清、剿洋、兴汉”的大旗。1902年,川西数县义和
: 团聚众数千,与清军激战于成都近郊,击毙清军副将,并一度攻进城内。于是清王朝撤
: ...................
--
FROM 221.216.52.*
看北洋军阀的历史书,里面反复提到岑春煊跟袁世凯齐名,北袁南岑。但从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看,完全看不出岑春煊有啥能力,每次都是被人抬出来当一个德高望重的吉祥物……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岑春煊逃过了这个对联的预言,但赵尔丰则不折不扣的应验了。岑春煊也是知道自己在蜀中形象不好,在保路发生后拖延不入川反对武力,清政府没奈何让端方去了,结果端方半道就兵变被杀。如果是岑春煊带队被杀的估计就是他了。。。
--
FROM 111.207.156.52
岑春煊和袁世凯齐名是在清朝,没有大头的陷害他就是朝中重臣,由于袁世凯的操作他在外地赋闲了很长时间。
【 在 bayernfans (还记得年少时的猛犸)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北洋军阀的历史书,里面反复提到岑春煊跟袁世凯齐名,北袁南岑。但从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看,完全看不出岑春煊有啥能力,每次都是被人抬出来当一个德高望重的吉祥物……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235.*
FROM 139.205.235.*
《走向共和》着墨甚多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岑春煊和袁世凯齐名是在清朝,没有大头的陷害他就是朝中重臣,由于袁世凯的操作他在外地赋闲了很长时间。
--
FROM 49.7.47.*
看北洋军阀史的时候,我就疑惑两个人,一个岑春煊,一个王士珍,地位这么高,但都没见他俩发挥什么作用,都是被抬出来做偶像,对不起他们的名望。
这俩人在清末很厉害,怎么进入民国了就不行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岑春煊和袁世凯齐名是在清朝,没有大头的陷害他就是朝中重臣,由于袁世凯的操作他在外地赋闲了很长时间。
:
--
FROM 111.207.156.51
王士珍一般
高的是徐世昌
【 在 bayernfans (还记得年少时的猛犸)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北洋军阀史的时候,我就疑惑两个人,一个岑春煊,一个王士珍,地位这么高,但都没见他俩发挥什么作用,都是被抬出来做偶像,对不起他们的名望。
: 这俩人在清末很厉害,怎么进入民国了就不行了。
--
FROM 49.7.47.*
后来小朝廷给启功爵位,是个奉恩将军,这个诏书还盖了徐世昌的印,当时徐是总统
【 在 liyiyouwanan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士珍一般
: 高的是徐世昌
--
FROM 219.236.112.55
毕竟是力压虎狗一头的龙啊,在北洋核心圈里仅次于袁和徐了。段和冯都这么牛了,王该有多强?我就是抱着这个想法读的北洋史,结果大失所望。
黎元洪和徐世昌都没啥实权,但人家都能折腾,有些高光时刻,而王士珍完全没啥作为,北洋时期最高光的事是跟张勋搞复辟,搞得灰头土脸一屁股屎。也不知道他是真心的还是被张勋裹挟的。要是不掺合张勋复辟,他还可以说是淡泊名利世外高人,掺合了复辟,逼格都掉光了。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士珍一般
: 高的是徐世昌
:
--
FROM 101.38.1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