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我觉得101和粟裕比彭更厉害?
tg的优势,不是守一个富裕的地方,kmd比tg富裕得多
守一个富裕的地方,有什么意义
tg的优势,军事上说,是宽大机动,政治上说,是发动群众
粟裕的想法,和太祖差的不是一个档次。
【 在 dv5i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没有错,在西北是穷地方,肯定要粮食。
: 粟在富裕的地方,那么好的地方不守,南下江南,这本质就是一个石达开,到处走,最后死在了寻找的路上。不能搞逃跑。守有难处也要守。
--
FROM 220.249.114.*
没钱不行的,在没占领富裕地方的时候要会挣钱,
占领富裕地方的时候要会花钱。
太平天国和蒋,张士诚等都是一样的,占领了江南富裕地方,钱最后都经了私人腰包,而不是在搞国家建设。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tg的优势,不是守一个富裕的地方,kmd比tg富裕得多
: 守一个富裕的地方,有什么意义
: tg的优势,军事上说,是宽大机动,政治上说,是发动群众
: ...................
--
FROM 106.121.188.*
你这个回帖和我之前的回帖没有任何相干性。
【 在 dv5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钱不行的,在没占领富裕地方的时候要会挣钱,
: 占领富裕地方的时候要会花钱。
: 太平天国和蒋,张士诚等都是一样的,占领了江南富裕地方,钱最后都经了私人腰包,而不是在搞国家建设。
: ...................
--
FROM 220.249.114.*
这次是太祖考虑不周,没考虑到国军的派系,很难调动国军。
太祖想让粟裕南下是为了调动国军,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但很难实现。
与其在南下路上客场作战白白损失一半,
不如直接在中原主场互相配合打大仗损失一半,同时给敌人重创。
“下江南的直接目的,是调动中原地区的敌人回防,为中原战局创造有利局面。然而,
固然能够调动一部分敌人,但是国军两大主力整编第5军和整编第11师是半机械化部
队,老蒋不可能让这两只部队去江南打游击;而中原国军另两支主力部队第7军和整
编48师都是桂系部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老蒋肯定不会把这两只部队送回桂系身边
,不然这两只部队很可能直接被桂系给召回老家去(桂系老家就在广西)。也就是说
,国军在中原战场上的四支主力部队是不会跟着华东野战军下江南的,而这四支主力
部队调不动,中原战场的局面就不会有大的改观。”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tg的优势,不是守一个富裕的地方,kmd比tg富裕得多
: 守一个富裕的地方,有什么意义
: tg的优势,军事上说,是宽大机动,政治上说,是发动群众
: ...................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193.193
FROM 175.160.193.193
这种想法的帖子,我都不想回复了。
战略是创造大势,战术才计较得失。
如果有天平,毛就可以把国军放在左边,tg放在右边,等到右边下沉了,ok,可以决战了。
可惜毛没有。
或许咱们这些马后炮有。
没有怎么办,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继续扬长避短朝必胜的方向努力。
A:tg优势:发动群众
B:tg劣势:资源不足
C:kmd优势:资源充足
D:kmd劣势:没有群众支持
进军敌后就是,A+,B-,C-,D+
是必胜的手段(不光解放,抗日时期也是如此)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是太祖考虑不周,没考虑到国军的派系,很难调动国军。
: 太祖想让粟裕南下是为了调动国军,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但很难实现。
: 与其在南下路上客场作战白白损失一半,
: ...................
--
FROM 220.249.114.*
总用战术的理论和逻辑,去评价战略手段的优劣,这是不对的。
例如:原子弹现在恐怕还没有步枪打死的敌人多。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想法的帖子,我都不想回复了。
: 战略是创造大势,战术才计较得失。
: 如果有天平,毛就可以把国军放在左边,tg放在右边,等到右边下沉了,ok,可以决战了。
: ...................
--
FROM 220.249.114.*
你完全没讲出任何道理。战略战术都得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之上。
不考虑国军内部派系关系,怎么能调走国军?
相反粟裕的理由非常客观有力,教员都被说服了。
南下之后国军并不会跟随,中原原来的兵力对比就1:2了,之后形式会更糟糕。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想法的帖子,我都不想回复了。
: 战略是创造大势,战术才计较得失。
: 如果有天平,毛就可以把国军放在左边,tg放在右边,等到右边下沉了,ok,可以决战了。
: ...................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193.193
FROM 175.160.193.193
我没说粟裕说的没道理,我说的是粟裕说的都是战术层面的道理。
而下江南是战略问题。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完全没讲出任何道理。
: 相反粟裕的理由非常客观有力,教员都被说服了。
: 南下之后国军并不会跟随,中原原来的兵力对比就1:2了,之后形式会更糟糕。
: ...................
--
FROM 220.249.114.*
不可行的战略有屁用。。。。
战略战术都得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
何况后来的大淮海就是战略方面了。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说粟裕说的没道理,我说的是粟裕说的都是战术层面的道理。
: 而下江南是战略问题。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193.193
FROM 175.160.193.193
粟喜欢越级上报,他做副总长时,就喜欢越级汇报工作,聂帅狠不喜欢他
中央批评总参的工作做的不好,按理说,应该聂帅写检讨,汇报材料。聂帅还没写呢,粟作为副手,写了一个汇报材料,太祖狠喜欢,然后让聂下台,粟转正,这事聂恨了一辈子
然后是,彭领导粟,粟还是喜欢越级汇报,这次粟下台
改开后,叶帅如日中天,被称为首席元老,他跟粟的关系非常好,于是叶帅亲自负责粟的平凡工作,亲自给聂帅,徐帅打电话,然后手把手让粟去登门道歉,然后还是没平反成功。
【 在 dv5i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裕和彭其实是一个套路, 都是敢拼敢赌的人。
: 一般来说两个人越相似的人越难相处。硬对硬。
:
: ...................
--
FROM 223.10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