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李鸿章去日本谈判 真的中了一枪?
另外,你把时间线写错了,李鸿章枪击之后日本才对满清提出3亿两白银,并不是提出3亿两之后李鸿章被枪击,这是问题关键。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谈判期间日方主流要求就是
: 赔偿 3亿日元、5亿日元,
: 分别相当于平库银 2亿两、3亿两+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忘记了三国干涉还辽这件事了么,其它国家不一定愿意日本得到这么大好处,日本当时实力还是小弟弟,当时列强一出兵,日本立马萎了。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查再说吧,双方边谈判边打,
: 期间镇远成为日战利品,
: 澎湖列岛被日控制,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还有,李鸿章被枪击这种事性质和战争胜负是不能比的,如果列强拿这个做借口干涉倒是有用,对清政府来说用处不大,如果列强拿这个做借口,恰恰证明了列强的想法才是日本忌惮的。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查再说吧,双方边谈判边打,
: 期间镇远成为日战利品,
: 澎湖列岛被日控制,
: ...................
--
FROM 120.244.232.*
什么想象之外,日本人是知道清朝的心理上线是2亿两,直接照着这个
数字来的。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鸿章枪击后后面发生的事有很多,你漏了日本的应对:
: 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一方面由天皇、皇后亲遣医生和护士对李鸿章进行治疗并给予慰问,另一方面自动宣布承诺休战。李鸿章也没有像日本所担心的那样立即归国,而是继续谈判。3月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此时日军已于
: 3月23日袭占澎湖,造成威胁台湾之势,停战把这个地区除外,保持了日本在这里的军事压力。
: ...................
--
FROM 202.122.36.*
并不矛盾,我认为满清是看到了3亿两之后急于结束才有2亿两底线,并不是一开始就有
【 在 quiz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想象之外,日本人是知道清朝的心理上线是2亿两,直接照着这个
: 数字来的。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只是说明2亿两也符合日本的想法而已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考虑到国际影响。
: 事件后媒体发酵影响到日平民,惊动了天皇。
: 几年前俄太子在日本也受到攻击,
: ...................
--
FROM 120.244.232.*
很简单,日本提出3亿两白银之后,日本和满清谈判或者电报往来,在白银赔偿数额问题上有一点点提到李鸿章被枪击这个事么?如果这个真的是筹码之一,那么作为基本外交素质,必然要明确提出来,谈判也必然有会议记录,还有双方电报往来。
在正确时间线下面,如果双方都没提,说明了什么?外交人员还不好意思提?
所以站在第三方看,从时间线角度,没有任何明确证据已经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了。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2亿平库银是谈判期间的底线,
: 如果战况僵持得不偿失就只好2亿两了
: 实际战况却很利于日方,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你说的这些和李鸿章遇刺并没有关系,决定谈判结果的除了战场优势还有列强干涉,这个之前你也认同,列强干涉问题对日本不利,战场优势对日本有利,现在你又只强调战场优势单方面作用,这不就是如果对自己结论不利就不认同客观结果嘛?讨论问题如果总是为了结论回到讨论原点,有啥意思?
我又没有不让你说,看哪个说法让第三方更可信而已,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想法没啥意义,重点在于群体大部分人的想法,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逻辑理清晰,有了清晰逻辑可以让群体的讨论避免被人忽悠。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2亿平库银是日本谈判期间的底线,
: 期间战场形势有利于日方只会多要,
: 事件之后,降额为底线额度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我觉得你在硬杠,说的是日本对于列强干涉的担忧想尽快结束谈判,而且后来列强确实干涉还辽,日本提前对这个可能性判断能力都没有?在这个清晰问题上硬杠真没意思。
日本想尽快结束谈判,满清也想尽快结束谈判,双方担忧点不同,但是日本通过手段窃听电报,知道满清的底线,满清不知道日本的底线,我看到的历史记载就是如此。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根本不懂
: 列强对两国战争没有干涉,
: 有了狙击事件列强也没干涉,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1.前线占据优势,但是担心列强干涉,不但那点优势没了,甚至还会吐出更多逻辑上不是很清晰?这有什么杠的?
2.而且列强明明干涉还辽,你说没有干涉?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前线占据优势当然没必要尽快结束谈判
: 清正是因为这点,继续下去会失去更多,
: 才同意给钱停战的,清根本没有选择
: ...................
--
FROM 120.2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