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常申凯的失败主要在于没有培养接班梯队或立储
这个角度绝对新颖,写论文根本不用查重。
--
FROM 221.223.194.*
事实上,常凯申能当老大,是很多人妥协的结果
这些妥协的人还都身居高位
而常凯申也不是没有培养梯队或立储
而是三大战的时候,他的梯队还没占到高位
简单来说,他和他的梯队中间还夹着一层
这一层的人可多了,包括并不限于:傅作义、白崇禧、卫立煌
常凯申不跨过这一层去指挥,这一层独木难支,结果得输(平津)
跨过这一层指挥,这一层袖手旁观,也得输(东北)
直接跳开这一层,这一层背后拆台,还是得输(淮海)
最后得开天眼,让这一层看看他们不团结的结果
让他们知道输了之后去台湾有多惨
才能让kmt像打日本鬼子一样团结
在美帝的支援下,才有赢的可能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申凯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培养接班梯队或立储。蒋一人称王称霸,如果不行了,那就是一盘散沙。蒋如果搞几个委员会,培养一些能独挡一面的梯队人员,不至于几百万军队,最后被摧枯拉朽式击败。
: 再看对手m,每个时期组建各种委员会,里面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年轻梯队也有。
: 提前立储加以培养,或者培养接班梯队,自古以来,包括近现代,是维持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
--
FROM 114.250.32.*
这么说常凯申是现代诸葛亮了
管得太细,活活累死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
: 常申凯根本没有培养人才和接班人的想法,人人喊他校长,他要的是听话的人。常申凯摊手不管全乱套,常申凯伸手去管也乱套,打仗直接指挥到连啊。这是常申凯失败的总根源。
: m爷爷发明同志这个词,至上英明。m当年去重庆前,给大家交代后事。他说,如果他回不来,革命照样胜利。因为他相信,这么年来,同志们都是独挡一面的人才,尊他为老大,是因为他能做老大。他如果回不来,任选一个出来继续做老大,照样胜利。当然,他算准常申凯没那个胆子对他
: ...................
--
FROM 183.195.9.*
傅作义,白崇禧,卫立煌,这三个常申凯估计没一个看得顺眼。哪会成为梯队。
当年东北如果放权让卫立煌指挥,常申凯未必败。放手让卫立煌搞下去,东北不输,维持对抗也行,那就没有平津,也不会有淮海。
【 在 xf329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上,常凯申能当老大,是很多人妥协的结果
: 这些妥协的人还都身居高位
: 而常凯申也不是没有培养梯队或立储
: ...................
--
修改:Composites FROM 59.109.217.*
FROM 59.109.217.*
这也太扯淡了,蒋在岛上还没退居二线呢。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申凯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培养接班梯队或立储。蒋一人称王称霸,如果不行了,那就是一盘散沙。蒋如果搞几个委员会,培养一些能独挡一面的梯队人员,不至于几百万军队,最后被摧枯拉朽式击败。
: 再看对手m,每个时期组建各种委员会,里面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年轻梯队也有。
: 提前立储加以培养,或者培养接班梯队,自古以来,包括近现代,是维持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
--
FROM 39.152.24.25
不以成败论英雄。
举个例子:有些人去了中国移动,跟着移动老板,某一天移动公司上市了,这些人也跟着实现了财富自由。而另一些人去了中国电信,但是电信发展的不好,收入没有特出色。
我们就说移动公司人才,比电信公司人才强很多,这样说是不对的。要知道,电信公司早期是很强的,比移动要强,能预知未来的人才恐怕很少哦。中国的人才不能一股脑的都会跑到积微积弱的Gcd这边。其实胜败有时候可能就差一步棋,不能单纯的说国民D人才不行。如果毛zx带一带他们,相信他们很多人的功绩会被改写。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句,有道理。
: 但是,m爷爷周围一堆人才,这比常申凯校长一人称王称霸,嫡系几乎全是听话的垃圾。就算历史出现转折,m爷爷不在了,gcd赢得概率大得多。
:
--
FROM 120.244.206.*
再读再想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申凯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培养接班梯队或立储。蒋一人称王称霸,如果不行了,那就是一盘散沙。蒋如果搞几个委员会,培养一些能独挡一面的梯队人员,不至于几百万军队,最后被摧枯拉朽式击败。
: 再看对手m,每个时期组建各种委员会,里面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年轻梯队也有。
: 提前立储加以培养,或者培养接班梯队,自古以来,包括近现代,是维持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
--
FROM 124.65.226.*
另外还要说一点,我们的胜利是在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即使再国民D内部这么混乱的条件下,是否还能快速胜利,也是需要思考的。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句,有道理。
: 但是,m爷爷周围一堆人才,这比常申凯校长一人称王称霸,嫡系几乎全是听话的垃圾。就算历史出现转折,m爷爷不在了,gcd赢得概率大得多。
:
--
FROM 120.244.206.*
不是经国么?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申凯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培养接班梯队或立储。蒋一人称王称霸,如果不行了,那就是一盘散沙。蒋如果搞几个委员会,培养一些能独挡一面的梯队人员,不至于几百万军队,最后被摧枯拉朽式击败。
: 再看对手m,每个时期组建各种委员会,里面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年轻梯队也有。
: 提前立储加以培养,或者培养接班梯队,自古以来,包括近现代,是维持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
--
FROM 122.9.80.*
这是夸还是损。。
【 在 hanfengz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角度绝对新颖,写论文根本不用查重。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21211RC」
--
FROM 39.16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