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拿大这个段子从知乎上找,是因为我记得之前看过这段真空泵的文献,搜的时候大致扫了一眼没太大问题,如果你觉得有错误,欢迎批评。
原文我刚找到,之前我有发在国计学版,你可以查阅。我认为可以表明美国当时的立场,即抛出援助话题只是一种外交策略,并不是真的要提供援助。
https://m.mysmth.net/article/GuoJiXue/204722
2.关于你提到国务院指示比姆的人道主义帮助,前边还有一句是“引用总统1月25日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使其相信”,然而肯尼迪的讲话内容在另一个文献上并不是那么友好和直接,详见截图。也是来自《战后美国外交史》。同时具体到105次会谈上这个援助就仅仅变成了平民救济包——“于是6月29日,比姆依照上面的指示在105次会谈中提出了食品包裹建议。对此王炳南大使回答说:“虽然中国受到了连续几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包括从国外购买食品原料,且中国无须任何地方的‘援助’。””
3.这里有疑点在于王炳南是当场回答的还是之后,文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即关键点下边“这几次会谈”是在包裹议题之前还是之后。
“然而几次会谈后,美国仍然否定中美之间最重大的问题即“美国必须从台湾及台湾海峡地区撤军””
你提供的论文并没有指出“这几次会谈”的具体时间,我也没有办法拿到原始文献,但是从脚注顺序上看“这几次会谈”(Document 37,Footnote 2)是在“包裹”(Document 37,Footnote 4)之前。
因此,有很大概率认为是先有几次对于台湾问题的交涉,再有粮食包裹议题,所以王炳南认为这些援助带有政治条件就很自然了:
“所以,当比姆在会谈中提出给中国的穷人送救济包时,只能令以为肯尼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的王炳南觉得美国的做法“未免有点天真,甚至幼稚”,并认为肯尼迪的想法是“略施小恩小惠,就能诱逼我们在重大的台湾问题上让步””
当然,以上最关键的第3点是我的推测,如果你有确切的会谈细节,相信有助于准确还原出当时的场景。但是我提出第1点加拿大问题,是从侧面说明美国当时立场的有力证据,供参考。在那篇论文里还有如下内容。
“1962年1月,肯尼迪亲自出面警告加拿大政府,加拿大粮食可能被中国人用来援助“ 北越侵略南越”。用迪芬贝克的话说,美国人“ 甚至更令人讨厌了”,“ 进一步恶化了因卖小麦给中国而造成的我们两国的不愉快关系”。肯尼迪“ 怀疑加拿大政府在这样严重的形势下,从与共产党中国现在签订的协议能得到什么益处”,要加拿大政府“ 利用粮食来恐吓中国人,除非共产党中国停止支持越南的颠覆与扩张,否则自由世界就可能中断运交的粮食”。”
【 在 dona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从知乎上找资料。。。。
: 我给你的作者:侯锐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里的
: 你可以明确的看到,
: ...................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