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b站上看对豫东战役的讲解,感觉许和尚真不是个东西呀!
胡说八道,许入伍就长期干敢死队长,整风批斗集体受委屈时候冒死带头想回来打游击,红军时候被批斗一旦私自离队大概率保卫局当场击毙,宁都起义的季仅仅是被批斗后承认错误要求去苏联学习就犯忌最终处死。许多次庇护落难战友子女。你以为像你?
--
FROM 58.249.64.*
开封里的正规军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3等旅,一年前在羊山集被全歼,然后重建的。
另外还有2万多保安团,其中1万多还是无编制的保安团。
老耄每年给各大野战军下指令,消灭多少个旅,不算保安团的。
拿华野主力换保安团,算战绩对等,也对不上吧。要拿也拿县大队比。
【 在 Reo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统计的国军损失不完整吧,豫东战役包括开封
--
FROM 122.9.80.*
国军特点不就是占一地背一包袱,固守城市,机动兵力不足?
防守尚可,进攻性不足?
不就是互相拆台,互相观望?
就是等靠要?
你把国军这些本质特点去掉,再去分析国军状态缘由,岂不是错得离谱。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会把我军损失往大算,国军损失往小算。保安团被灭不计入国军正规军损失,另外引入一个无编制保安团概念。
: 然后结论自然就是我军惨败,国军大胜。
: 这个结论无法解释为何国军困守大城市和交通线,不去找相对分散休整的我军主力、趁病要命,也无法去压制我地方武装解放县城若干。只能说国军僵化扯皮。
: ...................
--
FROM 122.9.80.*
太祖当时对战绩一般的华野敲打的很厉害,陈老总一直不理解,到了那边看到老彭的装备就懂了。比起已经龟缩在三个大城市的东北,华野的敌人还有机动能力,但是在豫东前半年除了打洛阳外几乎都在练兵,不打大的年底数据不好看。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封里的正规军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3等旅,一年前在羊山集被全歼,然后重建的。
: 另外还有2万多保安团,其中1万多还是无编制的保安团。
: 老耄每年给各大野战军下指令,消灭多少个旅,不算保安团的。
: ...................
--
修改:bhima FROM 112.18.5.*
FROM 112.18.5.*
半赢半输的豫东战役肯定是转折点,在各方都没有明显失误的情况下,粟裕强吃黄百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对国军心理上的冲击是巨大的。
此后的相关战役基本已经先为不可胜然后待敌之可胜了。
【 在 hamm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这句话的背景很容易查到吧,说济南战役是转折点的又是哪位大家发明的??
--
FROM 222.129.130.*
许就是政治型选手,滑头的狠,拿他和粟裕比打仗有点搞笑吧
【 在 roy 的大作中提到: 】
: 许在胶东被黄百韬打的没有还手之力
: 如果不是粟拉走了黄部,许在泰安/滕县未必能打得那么顺利
: 反过来,许在此战中的谨慎表现也很难说没有畏敌心理在
: ...................
--
FROM 222.129.130.*
太祖眼里,华野一直是军力第一的。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祖当时对战绩一般的华野敲打的很厉害,陈老总一直不理解,到了那边看到老彭的装备就懂了。比起已经龟缩在三个大城市的东北,华野的敌人还有机动能力,但是在豫东前半年除了打洛阳外几乎都在练兵,不打大的年底数据不好看。
--
FROM 122.9.80.*
如果靠大无畏能赢,义和团更大无畏,那辛丑条约就不会签署了。
豫东是向国军那边转折。
靠山东兵团加入外线,和济南战役搬回来的。
【 在 dlsc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赢半输的豫东战役肯定是转折点,在各方都没有明显失误的情况下,粟裕强吃黄百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对国军心理上的冲击是巨大的。
: 此后的相关战役基本已经先为不可胜然后待敌之可胜了。
--
FROM 122.9.80.*
可以看老旦聊历史,知乎和公众号都有,第一个把180师损失原因讲明白的。
【 在 lever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咦,我看b站都是说豫东战役才是转折点呀
: 从此之后国军就不敢一个兵团出来晃悠了
: 兔子打国军得心应手了呀
: ...................
--
FROM 175.160.193.58
不是,爆兵后的东野后来居上,这也是为啥太祖一直催他们南下打锦州的原因。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太祖眼里,华野一直是军力第一的。
--
修改:bhima FROM 112.18.5.*
FROM 139.2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