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济南战役决策始末 (转载)
王其实不想死守的,吴化文起义后就想着突围,但是凯申帝逼着他必须死守,凯申帝也看出济南一丢山东全境都得沦陷,残存的几个小城市到时候无关大局了。只是王和凯申帝都没想到济南丢的如此快,援军来的如此不积极。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耀武在果军里面算是数一数二的,粟裕没看错人。
--
修改:bhima FROM 112.18.5.*
FROM 112.18.5.*
这就是“势”的作用了,再优秀的将领都守不住。
人心散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其实不想死守的,但是凯申帝逼着他必须死守,凯申帝也看出济南一丢山东全境都得沦陷,残存的几个小城市到时候无关大局了。只是王和凯申帝都没想到济南丢的如此快,援军来的如此不积极。
--
FROM 216.240.30.*
那倒不是,济南战役其实王守得不错的,只是吴化文的倒戈和山东兵团不要命的连续攻击出乎他的意料,后来的锦州和天津都是一天拿下。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势”的作用了,再优秀的将领都守不住。
: 人心散了。
--
FROM 112.18.5.*
人心散了,所以吴化文的心思才会活泛,对吧?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倒不是,济南战役其实王守得不错的,只是吴化文的倒戈和山东兵团不要命的连续攻击出乎他的意料,后来的锦州和天津都是一天拿下。
--
FROM 216.240.30.*
济南战役挂了两个师级干部,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轻松。实际攻城的只有四个纵队14万人,尽管有吴的两万人起义,整个攻城伤亡仍然有2.6万人,占攻城部队的将近1/5,速下济南是山东兵团用命拼出来的。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都是在内城攻击战中产生的,整个解放战争这样的团级部队的荣誉称号只有随后的塔山英雄团了,那也是尸山血海拼出来的。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心散了,所以吴化文的心思才会活泛,对吧?
--
修改:bhima FROM 112.18.5.*
FROM 112.18.5.*
伤亡这么大,看来我是想得过于简单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济南战役挂了两个师级干部,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轻松。实际攻城的只有四个纵队11万人,尽管有吴的两万人起义,整个攻城伤亡仍然有2.6万人,占攻城部队的1/5以上,速下济南是山东兵团用命拼出来的。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都是在内城攻击战中产生的。
--
FROM 216.240.30.*
济南的城墙极为坚固和高大,内墙高14米,厚10米,王耀武只是作战意志没陈明仁那么坚定,但是军事策略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在吴化文倒戈后绝大部分守军仍然没有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就不容易了。在攻城的最艰难阶段,连许和尚都动摇了想休整补充等援军过来再打,因为他的预备队十三纵这时不但参战而且伤亡惨重,已经无兵可用了,内城完全是靠着一线战士的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啃下来的。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伤亡这么大,看来我是想得过于简单了。
--
修改:bhima FROM 112.18.5.*
FROM 112.18.5.*
被坊间津津乐道的助攻改主攻背后是九纵近万人的伤亡,占全纵队近一半。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伤亡这么大,看来我是想得过于简单了。
--
FROM 112.18.5.*
王耀武攻防兼备,没有明显的短板。
陈明仁似乎守强于攻?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济南的城墙极为坚固和高大,内墙高14米,厚10米,王耀武只是作战意志没陈明仁那么坚定,但是军事策略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在吴化文倒戈后绝大部分守军仍然没有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就不容易了。在攻城的最艰难阶段,连许和尚都动摇了想休整补充等援军过来再打,因为他的预备队十
: 菡馐辈坏握蕉疑送霾抑兀丫薇捎昧耍诔峭耆强孔乓幌哒绞康牟慌挛牲连续作战啃下来的。
--
FROM 216.240.30.*
真不容易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坊间津津乐道的助攻改主攻背后是九纵近万人的伤亡,占全纵队近一半。
--
FROM 216.2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