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野被抬高,华野被压低?陈老总回忆:西野将士只能吃喂马的马料
?
静静爱说
原创
01-27
关注
1947年夏秋之间,作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任政治委员的陈老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那就是上级特意抬高西北野战军,压华东野战军。
?
1947年7月,陈老总同副司令粟裕一同指挥了南麻战役和临朐战役,都遭到了失利。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全歼敌精锐整编七十四师,取得了一场大捷。孟良崮战役后,华东野战军的部队还是想要找个敌人精锐部队,再次予以歼灭。
最终,这个目标选为了胡琏率领的整编十一师,随即华东野战军将敌整编十一师团团包围在南麻,准备予以歼灭。可是南麻不是孟良崮山顶,胡琏不是张灵甫,他更加狡猾。在华东野战军进攻了南麻四天后,没能攻破胡琏早就构筑多年的防御工事,随即敌人援兵赶到。
为了避免被敌人吃掉,陈老总和粟裕副司令只能下达命令,让华东野战军撤退。南麻战役没能取胜,紧接着华东野战军又发起了临朐战役,对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师先头部队发起进攻。
?
这次进攻初期较为顺利的,临朐外围敌人据点,大多都被拔除。但是天空却不作美,因为连日大雨,导致我军攻城炸药包受潮,无法攻破临朐城,因此临朐战役也未能取胜。随后,华东野战军改变战略,在惠民一带进行部队休整。
但是,上级来电说:“在惠民留驻时间太久”、“二十多天毫无积极行动”。而这时上级发给西北野战军的电报,大多都是表扬的话,这让陈老总心里有点不舒服。而上级表扬西北野战军的原因,在1948年1月,陈老总来延安开会后,得到解答。
1948年初,上级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准备派遣一支部队过江,在江南打一场大仗。上级第一个就想到了兵强马壮的华东野战军,给陈老总去了一封电报,邀请陈老总来延安商讨渡江作战的问题。
?
1948年1月初,陈老总从华东战场,千里迢迢赶到陕北杨家沟。来到杨家沟后,陈老总才明白为何上级总是表扬西北野战军了?陈老总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得出结论:“几大野战军中,西北野战军是作战条件最艰苦的一个野战军。”
陈老总后来回忆:“西北野战军的将士一年多没能吃到面粉了,小米更是珍贵,只能靠黑豆充饥。在西北马家匪军眼中,黑豆不过是喂马的马料,而这些马料却成为了西北野战军将士们的主食。有时候,黑豆也断了供给,只能像红军、八路军时期一样,靠着野菜粗糠充饥。”
陈老总知道华东野战军的武器装备配置,华东野战军每门山炮配备三百发炮弹,每门迫击炮配备二百发炮弹。当然,华东野战军也有缺少炮弹的时候,但是最少也是每门山炮配备一百五十发炮弹,每门迫击炮配备一百发炮弹,这样打仗就感觉有些吃力了。
?
但是西北野战军对于炮弹更加宝贝,规定每门山炮只准打五发炮弹,每门迫击炮也只配备有五到十五发炮弹。从炮弹配备数量,后勤物资补给情况,陈老总得出“西北野战军在几大野战军中作战条件最艰苦”的结论。
当时,不仅转战延安的各位首长们,连西北野战军的将士们,也只能吃到米糠、秕谷、瓜菜和几把碾压成片状的黑豆,熬煮成的“糠菜糊糊”。1947年夏秋季以来,陕北先是遭遇旱灾,又遭遇洪灾,庄稼大多绝收。
?
陕北的黄土地本来就贫瘠,加上胡宗南对延安发起进攻,又遇天灾,粮食更加短缺。因此西北野战军后勤补给处在捉襟见肘的状态,而“喂马的马料”——黑豆,都不够吃。在沙家店战役中,彭老总听说延长一带有粮食,立即调整战略,派遣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进攻延长一带的国民党军。
可见,当时陕北地区物资紧张到什么程度?任何时期,想要打胜仗,都需要强大的后勤支撑。而彭老总在缺粮缺弹药的情况下,同胡宗南部进行周旋,还是重新夺回了延安,在大西北战场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
?
陈老总通过实地观察,也明白了上级为何在电报中多次夸赞西北野战军?如果把华东野战军和西北野战军的作战环境对比一下,就能真切感受到西北野战军将士们的不容易。所以上级在电文中多次夸赞西北野战军是事实,但是并不是抬高西北野战军,压低其他野战军。
--
FROM 124.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