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挺进,于是国军重点进攻山东的部队调回来一大批。
桂系首先乘机湖北。
然后山东其他部队,比如11师也调大别山。
邱清泉的5军是和粟裕华野1/4/6纵对峙。
--
陕北主要是陈赓南下,兵临洛阳,潼关,关中震动。
次序大概是这样的。
1.陕北彭总沙家店战役,捏死了最积极的钟松36师(歼灭1个旅,击溃一个旅,钟松自个跑了),陕北国军就攻不动了。
2.陈赓南下,横扫豫西。吸引了大别山/关中的好几个国军师。
3.于是陕北国军开始撤退,西野举行了岔路口追击战,攻击撤退行军中的国军。但是国军兵力优势,所以也没吃掉,国军在西北转入守势。
4.然后就是宜瓦大捷,西野开始向陕北以外进击。实现守到攻的逆转。
--
然后,陈赓和华野陈唐兵团(3/8/10纵)合作,在中原作战。
刘邓主力转出大别山以后,三家合伙打仗。
直到豫东战役,陈唐兵团东进和粟裕兵团会合。
--
期间,粟裕直属兵团,除了47年秋季,配合破袭陇海路,参与确山战役,支援刘邓大军以外。
部队一直在修整,主要是争论要不要下江南的事。
一直修整到豫东战役。
--
许世友的山东兵团,则是47年底完成了胶东的防御,
(国军拿下烟台以后,急匆匆调兵去大别山,山东兵团还拦了几下)
48年3月收复胶东,开始往外攻。
一路往南杀将下去,到豫东战役前期,攻到了兖州。
--
FROM 139.15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