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那么,《资本论》则标志着科学共
产主义的成熟;如果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那
么,《资本论》则以无懈可击、无可辩驳的经济事实和剩余价值理论论证了共产主义原
理的科学性。
话说,在1947年二月二十日,国民党党报的头版上,刊出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恩
格斯论资本论》、《资本论通信集》等书的广告,上面还写着“治经济学不朽的宝典”
、“人类思想光辉结晶”等广告词。很显然,这些内容是与国民党的治党理念相左的。
所以,这份报纸一经问世,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就在当天中午,蒋介石便亲
自下达命令,将这批报纸全部回收。随后,秘书长吴铁城给《中央日报》的社长致电,
命令详查此事。然而,普通民众还不知道国民党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相如坠雾中。
《资本论》刊登在国民党的刊物上,这样的信息在当时无疑是爆炸性的。那么,究竟是
何人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呢?
原来,当年策划此事的正是共产党地下党员陈汝言。同年二月初,陈汝言从南京直奔上
海,与当地地下党负责人,读书出版社总经理黄洛峰进行了秘密会晤。黄洛峰表示,《
资本论》的再版的修订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将由本出版社负责出版。
为了扩大影响力,所以希望就职于南京正风图书公司的陈汝言能想想办法,将这本书的
广告登载到《中央日报》上,还强调要尽可能地让广告处于显眼的位置,称这样才能引
发一定的反响。陈汝言从事书报工作多年,深知《中央日报》在国民党的地位。
这份报纸是国民党之党报,相当于国民党发声的喉舌。在这样一份报纸上,刊登《资本
论》这样对国民党来说相当反动的信息,真可谓是难于登天。不过,为了扩大《资本论
》的影响,陈汝言还是毅然决然地承担此任。
为了顺利地完成任务,陈汝言与黄洛峰就此进行了策划,两人最终拍板决定一切从简,
尽可能地防止出现纰漏。随后,两人制定了广告的具体内容,在上海进行排版,严格依
照《中央日报》的格式设计样板,当天晚上便将样板送往大华印刷厂。
当然,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说服《南京日报》广告科的工作人员,将广告信息刊登到报
纸上。陈汝言找上了负责该业务的工作人员,并对其说道:“上海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再
版《资本论》,所以委托我来到贵报刊登信息,希望能对这本书进行推广。”
陈汝言说完这些后,工作人员露出犹豫的态度。毕竟《资本论》的性质人尽皆知,在国
民党报上刊登该信息无疑是相当敏感的。为此,陈汝言解释道:“马克思先生的这本书
在西方世界向来是公开发行的,一些欧美大学还将这部作品当成教材,可以说这部书是
单纯的学术著作。”
工作人员释然道:“此类广告,在我报上向来没有登载过,不过既然这是一部纯学术性
质的著作,那么,登载这份广告就是符合规定的。”为了打消工作人员最后的疑虑,陈
汝言趁热打铁地说道:“现在上海的各大报社都在争取广告利益,以此来确定报社的地
位。我们的广告费,可以比市场价高出一倍,想来这样能让贵社满意。”
工作人员看了看广告的样板,并没有察觉出什么,于是,便约定次日与陈汝言再会。
第二天陈汝言如约来到报社,却没见到昨天与他商量登报的工作人员。好在陈汝言及时
找上了另一名负责人,这名广告员慷慨地答应将《资本论》的广告刊登在报纸上。于是
,陈汝言按照流程递交了纸型,随后又去《中央日报》的出纳处缴纳了一百二十万元的
广告费。
虽说,事情已办妥,但陈汝言的心里还有一丝惴惴不安。回到住处后,陈汝言立即将家
眷安排到安全的地点,并将文件处理完毕,不留后患。第二天一大早,陈汝言便来到上
海的大街上,从小贩的手里购买了一份《中央日报》。在报纸最显眼的头版上,赫然出
现了《资本论》的广告。陈汝言如释重负,连忙找到黄洛峰。两人完成了这项重任,激
动不已,他们牵着对方的手激动得许久说不出话来。《资本论》的广告出现在国民党党
报上,无疑起到了宣传共产主义的积极作用。
当然,当时的国民党在国共战场中节节败退,其内部已突显种种矛盾。蒋介石自顾不暇
,这桩广告案随之不了了之,仅接下广告的广告员受到了批评,并未闹出太大的风波。
--
FROM 14.15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