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这位“共和国掌柜”如何指挥打赢财经攻坚战
上观新闻2021/05/23 17:39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陈云与朱德、李济深共同主持了和平协议的签字仪式,见证了西藏和平解放谈判的成功实现和完成。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来任中央经济工作5人小组组长的陈云主持全国财经工作,人称“共和国掌柜”。在西藏和平解放至自治区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陈云着眼于西藏物价、货币、财政、外贸等方面,打出一系列西藏工作组合拳,指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财经攻坚战。
平抑市场,稳定物价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驻藏部队进驻购粮购物,推动物价大涨,其中粮、菜、柴似乎涨得更多并有续涨势头。陈云指出:物价的上涨可以通过增调物资、平抑市场来解决。
同时,陈云积极稳定西藏物价。陈云在为中共中央起草致西藏工委电中,同意西藏工委关于西藏降低物价的计划。陈云深刻认识到降低粮价的斗争是一场经济和政治的斗争。他指出,工委必须注意内地青稞运抵拉萨时粮价变化的计划情况和贵族的动态。因此,在增调物资平抑市场时,他充分注意各方的态度,在确实掌握了青稞和物资的情况下并进行认真研究后,动手抛售粮食和物资,以实现物价稳定,而又不影响西藏政治社会稳定。
稳定旧藏币,推广人民币
旧西藏的货币问题比较复杂,对于如何稳定旧藏币并择机使用人民币,陈云坚持慎重处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币和国外货币如印度卢比在西藏广泛流通,加之西藏地方政府大量印刷发行藏钞,使得藏钞日益贬值。但陈云认为“藏钞发行总额数目甚小,西藏货币与内地币值统一暂无可能也不必要”。
陈云要求先稳定巩固旧藏币,在稳定西藏原有旧币的基础上,通过回笼银元,减轻银元价格上涨,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陈云在给西藏工委的电报中提出,如果西藏地方政府在粮价下降、藏钞跌价时愿意要我们收回藏钞,我们必须在各地准备足够数量的银元进行收兑,避免市场筹码的青黄不接。
在收兑旧藏币过程中,陈云指导通过人民币和银元共同流通使用的过渡,逐渐使人民币成为西藏的统一货币,实现了西藏与全国币制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社会联系,稳定了金融市场。
节约财政开支,关注外汇问题
财政问题是西藏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西藏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在西藏财政工作中,毛泽东指出,西藏与新疆、内蒙古相比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要用特殊的办法解决。
陈云倡导“平衡收支”。为此,他要求西藏工委修正预算,告之全年需要多少,各季需要多少,中央将尽量给予支援。对于西藏获得的财政支援,陈云要求除了保证部队的供给并储备一部分以防事变外,必须尽可能减少财政支出和其他方面的现金支出,但又不要使市场筹码过紧。
作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的决策者及其行政法规制定的参与者,陈云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西藏财政体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7年11月14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4次会议原则批准了陈云为国务院起草的《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该规定设专条对民族自治区财政做了改进。1958年起民族自治区财政管理制度的其他有关事项和民族自治州、自治县财政管理权限的划分,开始实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草案)》。自此,形成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
对于外汇问题,陈云要求西藏工委在节约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重视运用中央拨付的外汇,稳定西藏的经济形势。
发展对外贸易,打破国外封锁
在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订后,尤其是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后,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对西藏实行封锁禁运。西藏当时羊毛无销路,大量积压,造成大批资金亏损,问题如果继续下去,会使现有商业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广大牧民的生活。陈云批示认为,只有妥善解决藏民的羊毛销售,才能在政治上争取藏族人民支持。
陈云一方面要求凡属西藏卖不出去的羊毛,应该全数收购,不仅羊毛,而且其他的也应尽收;另一方面,陈云决心打破帝国主义对西藏出口羊毛的压价封锁政策,提出西藏工委可以利用拨付的外汇,支持本地商人从事贸易,并促进西藏与印度、西藏与内地贸易关系,争取藏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陈云的这些举措对恢复发展西藏的对外贸易、对打破帝国主义对西藏的封锁禁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中国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决策者和参与者,陈云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西藏财经工作,他直面西藏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新矛盾,求真务实、尊重经济规律,促进西藏经济和政治社会的稳定进步,为西藏民主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是由于西藏财经攻坚战卓有成效,以及在全国经济工作方面表现出的杰出领导才能,毛泽东给予陈云高度评价:“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
(作者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FROM 180.13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