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的作用,容易在极为高估和极为低估之间摆荡的原因在于具体的孙,抽象的孙,系统的孙的认知,孙的历史地位并不仅仅是统战的需要。
如果把对孙的认识简化为具体的孙,则其功不如黄兴,才不如宋教仁,作为不如袁,最后很容易得出孙不过尔尔的结论。
但是如果把对孙的观察放置在抽象的孙,即孙的思想上,那么看法又不一样了,孙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不教条的思想者,他始终用他难以置信的热情把西方近代的思想和中国进行结合,实践,说服,形成一套虽然bug无数,但是勉强能够跑通的建国方略和近代思想体系,又不拘泥于自身窠臼,勇于把新的思潮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对同时代形成代差碾压,让资产阶级改良及革命有了一个最起码的指引和凝聚,并真的实践出了一个现代化意识的zd和军队。从这个角度看,孙的地位就是不可估量了,相当于列宁,凯末尔了。
从系统的孙的角度来看,就是把孙的作为及思想纳入到那个全世界思潮碰撞,资产阶级改良,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时代,以及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居于文明优势地位的文明面对现代化冲击的坐立不安和救亡图存的紧迫压力下来看,才可以更加清晰得理解孙的作为,思想被接受,被吸收的过程极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孙对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吸收,以马列主义组织zd,军队的伟大实践,三民主义对于中国当时时代任务的高度精准的概括,让他的思想影响到同时代几乎每一个人,启迪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主义高度概括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任务;民权主义高度概括了未来的中国和帝制的中国的不同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方向;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大同主义的可能的一时嘴炮,让平均地权这样朴素的每个人都听的懂的语言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最强的社会动能。
从系统的角度看孙,可以更加清晰得理解孙的时代影响和时代地位,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同时代其他人的历史地位连望孙中山的背影都不可得;也能更加清晰得理解为什么孙距离凯末尔远矣,和列,毛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
【 在 milewang1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60.3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