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来说,本来的华野西兵团是陈唐兵团,含5个纵队。没有打好,军委要求粟裕亲自指挥,粟裕要求陈毅同去,带上王必成六纵和野直机关。并提议谭老板任留守的东兵团司令,许世友任副司令,黎玉是政委。但中央没同意。后来华东局提议许世友任司令,谭老板是政委,方才通过。
注意,此时仍然是华野东兵团,华野西兵团,但东兵团在9月份之后受华东局指挥,不受华野本部指挥。华野本部只能指挥西兵团,此时,华野基本与西兵团相当,有点中华民国李登辉总统和台湾省宋楚瑜主席的味道。陈毅、粟裕同时加入晋冀鲁豫及中原局,因为作战区域在晋冀鲁豫或者中原局。
47年底,苏北兵团成立,也是华东局管辖。
48年3月,华野整合为四大兵团,粟裕、许世友、陈士榘、韦国清分别任司令员。许和韦受华东局指挥,粟和陈受华野前委指挥。粟和陈又常被合称粟陈张西兵团。
48年5月,粟裕接任华野代司令代政委,还是受中原局管辖。
48年8月,济南战役前,中央军委同意华野主力重新集合,华野前委粟谭陈张负责济南战役的部署和指挥,华野本部指挥打援集团,许世友任攻城集团总指挥,陈士榘任组援集团总指挥。其中攻城集团分两块,东城是原东兵团负责,西城是原西兵团负责。
济南战役后,华野回归华东局,粟提出来淮海战役,饶粟谭负责。主席改为首战黄百韬后,淮海战役地盘还是在华东局上,还是饶粟谭负责。齐辰电后,改变了原先淮海第二、第三阶段的构想,战局从华东局变到了中原局,所以成立总前委,由中原局刘陈邓负责。
淮海战役后,华野改编为三野,原先的四个兵团打乱改编为7、8、9、10兵团,其中山东兵团改为7兵团,司令王建安,后成为浙江军区。
--
FROM 115.206.46.*